吴有性对瘟疫治疗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一是揭示瘟疫病原。根据其发病突然,具有流行性的特点,指出这是由于天地间存在着—种异气(又称作厉气、疫疠之气)所致。这就从病因学方面将瘟疫与一般外感病区别开来,并与伤寒病加以区分。
从《温疫论》谈新冠肺炎防治.新冠肺炎属于中医学瘟疫范畴,在这场中华民族奋起抗疫的战争中,中医学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与类似疫情抗争的历史进程中,辉煌数千年的中医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发掘这些经验将有助于预防控制疫情,提高临床疗效...
本硕士学位论文首先运用传统文献学的研究方法,从中医经典古籍入手,对明清两代有关瘟疫的中医文献进行梳理,系统总结瘟疫的病名、病因病原、防治方药等概况;之后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明清两代瘟疫的方剂进行研究,..
可战争关乎文明的兴衰,瘟疫却关乎文明的终结。.《大瘟疫:病毒、毁灭和帝国的抗争》.刘滴川/著.高高国际/天地出版社.刘滴川.青年学者、诗人、撰稿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硕士。.刘滴川出身古董收藏世家,家学深厚,从小从事古董文物收藏及研究...
瘟疫影响世界历史进程.最近20年,我们先后经历了包括非典、埃博拉病毒等几次重大传染病的侵害。.其实从历史上看,传染病这个人类的天敌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人类的侵害,鼠疫、霍乱、天花、梅毒、肺结核等都曾在历史上留下过“辉煌战果”。.在与传染...
无论是“淮南子”,还是“吕氏春秋”都有古训说,“千目之网,罗雀仅一目,今织一目之网,无以罗雀”。以《伤寒论》为首的中国抗击瘟疫学说,即是中国古人欲战胜瘟疫所织的“千目之网”,这就是中华民族胜利抗击一次次瘟疫的终极原因。
瘟疫在我们中国早有记载。如《吕氏春秋·季春纪》记载:“季春行夏令,多疾疫。”但中医学瘟疫的理论比较成熟的时候是在明末,明朝末年流行了大疫,江苏吴县人吴有性写了一本很有名气的书,叫《瘟疫论》。他说“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
欧洲人给美洲带来的是一连串的瘟疫:1518-1526年天花流行,1530-1531年爆发麻疹,1546年斑疹伤寒、1558-1559年流感。据估计,95%的美洲原住民死于白人...
瘟疫的时间分布情况(1)瘟疫总数与瘟疫频度。1912年建立,但西吴关于瘟疫的确切记载则是从1918年开始的。从表中可知,在这一时间里共发生瘟疫之年有19年,平均灾疫频度51.3%,即平均每两年发生一次,瘟疫成为西吴地区最重大的灾害之一。
现代汉语中,习惯将“瘟疫”连称,但如果细辨,“瘟”与“疫”其实是相当不同的。日前语文学家孙玉文在《语言学微刊》上发表《说“瘟疫”中“瘟”的语源》一文,就指出了以往常被忽视的一点:先秦时通常把瘟疫称作“疫”或“疠”,而“瘟”字的出现要晚得多,文献中最早只能追溯到东汉...
瘟疫在我们中国早有记载。如《吕氏春秋·季春纪》记载:“季春行夏令,多疾疫。”但中医学瘟疫的理论比较成熟的时候是在明末,明朝末年流行了大疫,江苏吴县人吴有性写了一本很有名气的书,叫《瘟...
吴有性(1582-1652),字又可,明吴县洞庭东山人,明末医学家,其先为东山吴巷人,粹于医。崇祯十四年(1641),南北各省瘟疫(又作温疫,书名亦同)流行。吴有性乃“静心穷...
吴有性医案是瘟疫理论的具体表达吴有性医案,瘟疫理论的,吴有性,醉花窗医案,李可医案,王孟英医案,医案助读,祝谌予医案,刘渡舟医案,曹颖甫医案
论文服务:摘要:目的:通过对中医治疗瘟疫的临床文献进行研究分析,总结瘟疫临床治疗特征及其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吴又可《瘟疫论》治瘟疫进行学术分析。方法:对文献中瘟疫辩证...
吴有性医案是瘟疫理论的具体表达-《瘟疫论》是研究吴有性学术思想、临床创见...
摘要:<瘟疫论>是研究吴有性学术思想、临床创见的重要资料.本文通过解读吴有性医案,意在加强对瘟疫理论的理解.doi:10.3969/j.issn.1004-745X.2008.03.048关...
在明朝那些疫情频发的年代,也有一位疫病“吹哨人”,他叫吴有性。打开他结合行医案例写成、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面世的《温疫论》,一种可贵的意识和科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