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2021年10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网)莎士比亚研究的“空间转向”(spatialturn),是国际莎学界近年出现的重要思潮,构成莎学研究的一个新的增长点。系统研究在这一思潮中涌现的大量成果,辨析“空间转向”之实质,澄清其与莎学研究中长期存在的“空间范式”的联系与区别,对于把握...
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南大从丛教授。从丛介绍说,作为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艺术符号”,莎士比亚戏剧历经400余年,其影响日益深远。2014年、2016年分别是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逝世400周年,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世界各地已经和即将举办许多隆重的纪念活动。
论文编辑中知乎里发布的文章为论文范文文献!看清楚。2人赞同了该文章...“中国文化失语”是指在英语教学中忽视了或缺少了中国文化之英语表达。从丛教授认为,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无疑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在新时代发挥其应有作用...
丛教授在论文中就“池田大作关于幸福的思想,由相互联系的哲学、心理指向、社会理念以及精神4个领域构成,以和平主义、文化主义、教育主义的理念作为出发点,对幸福本质的现代解释有重要的启示作用”等池田先生的幸福思想进行了论述。
我的意思是,时下从丛教授和许教授的文章主题比对着看,知识人已经是开始呼吁:世界主义当给民族主义让位了!具体地说,在《特朗普反对什么样的多元主义》一文中,丛日云先生评点特朗普的所作所为,观点持的是“救亡压倒启蒙”论了,是否定后现代、否定后现代要启现代的蒙之立场了。
从丛,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莎士比亚研究、英美戏剧及比较文学研究,尤注重西方悲剧文化中的人文主义资源在我国社会文化发展中的现实作用研究,在《文艺研究》、《国外文学》等期刊及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译文多篇。
从丛,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莎士比亚研究、英美戏剧及比较文学研究,尤注重西方悲剧文化中的人文主义资源在我国社会文化发展中的现实作用研究,在《文艺研究》、《国外文学》等期刊及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译文多篇。
主持人:南京大学高研院副院长从丛教授时间:2017年5月18日(周四)下午2:00-4:00地点:仙林校区邵逸夫楼C308高研院报告厅文摘:新千年以来,全球化一词在莎士比亚研究领域甚嚣尘上,成为很多关于莎士比亚的研讨会、学术论文、甚至研究著作
为提高我院教职员工学术论文写作质量和科研项目申报质量,提升我院科研整体竞争力,学院邀请丛湖平教授和顾耀东教授来我院做专题讲座。丛湖平教授现任宁波大学体育学院院长,浙江大学教授,博导,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会委员,《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技》编委。
北京外国语大学丛鹏教授与我院师生座谈会举行.2016年10月14日下午,我院于I区205举行了师生座谈会,本次座谈会十分荣幸的邀请到北京外国语大学丛鹏教授进行经验分享,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张杰、外语教研室主任王志、任课老师吕香芝、徐文丽、王梅...
从丛,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莎士比亚研究、英美戏剧及比较文学研究,尤注重西方悲剧文化中的人文主义资源在我国社会文化发展中的现实作用...
Speaker:CONGCong(从丛)ProfessorofEnglishDepartment,DeputyDeanofIAS,NanjingUniversityCo-DirectorofNanjing-Birmingham-PhoenixShakespe...
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南大从丛教授。从丛介绍说,作为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艺术符号”,莎士比亚戏剧历经400余年,其影响日益深远。2014年、2016年分别...
“平时院系和教师们多只想着自己的教学科研和各自院系的学生。我们既然有这个传统和优势,就尝试一下本科生的跨学科人才培养吧。”该院副院长从丛教授说,当时这只是一个设想,没料到一...
从丛主任是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于1995年起在南京大学任教,主要研究领域是莎士比亚研究和跨文化交流研究,特别关注莎士比亚的悲剧和人文主义,现任南京...
“中国文化失语”这一概念是由南京大学从丛教授在2000年《光明日报》中首次提出的,是指在进行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中国的教学者始终显示不出来文化大国所应...
我每次去看郁师,郁师几乎都谈到张建军教授和他的妻子从丛教授,希望我能够加强与他们的联系和合作。这两位教授是郁师慧眼识金,从河北物色引进到南京大学的。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