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从叙事角度分析活着论文知网
从叙事学的角度对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及张艺谋在此基础上改编的同名电影作分析比较,二者在叙事艺术上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第一部分从叙事结构的角度对小说《活着》和电影《活着》进行分析比较,侧重于对小说文本和电影文本内容层面的考察。
当然,《活着》在手法上也众多突出的地方。在语言上,其质朴与生动的语言穿插出现,比如将月光下的小路比作撒满了盐,非常动人;在人物塑造上,常常以评论与叙述相结合的方式正侧面进行刻画;在叙事上,采用镶嵌式和双重记叙方式,当某一种情绪将要爆发时,会由“我”来暂停叙述...
1、叙事学是个很大的学科,所有艺术甚至非艺术文本都可以用叙事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对电影叙事学来说,最为简单的叙事学分析就是分析影片的主题、人物、、悬念等叙事因素,这种分析理论性较弱,虽然借用了叙事学的概念和框架,主要还是就事论事,以故事为主。
关于《活着》的毕业论文.doc,绥化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论《活着》的人生哲学学生姓名:学号:200851946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2008级4班指导教师:讲师SuihuaUniversityGraduationPaperOntheLivingPhilosophyofLifeStudentname...
摘要:《狂人日记》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白话文小说,其具备独特艺术魅力,一直以来广泛受到学者的高度关注与重视,以及是学者探索的重点。基于现代叙事学研究,从四个角度着重分析了这部小说和其他小说的区别,即叙事角度上改善了全知型叙事方式,叙事时间上打破了连续
浅析新历史主义角度下的《活着》.新历史主义小说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文坛上,是一种以新历史主义为主要历史观的新型文学形式,余华就是其中的一位杰出的代表作家,本文重点浅析余华的代表作《活着》中所体现出来的新历史主义小说的写作手法。.新...
本文将从《流浪地球》的“陌生化”叙事角度,分析这部小说所呈现出的民族特性和世界特性。.1.民族性:“陌生化”的形式架构与内容选择.科幻小说更多的是找到一个新的角度去看旧的世界,立足于未来、科技的想象世界,提供给我们更好地审视我们现在...
2011-02-04活着余华人物赏析1412011-02-16余华《活着》精彩片段及分析?1922012-02-02求余华《活着》的好句及赏析3022014-07-30余华《活着》最后一段赏析312011-04-18余华的《活着》的书评3392020-05-27标题知网中研究余华长篇小说《活着》的论文有哪些?...
本论文中的空间,是指小说里故事发生发展和人物活动的具体地点和场所;而空间叙事有两层意思,从作品一面来说就是它们利用空间来建构小说叙事,从研究者一面来说,就是从空间的角度来分析小说叙事得以形成的原因,这是一个相对于以前从时间来研究小说叙事的
从叙事的功能角度研究,插曲的这种功能和第五代中国电影中的“仪式”有异曲同工之妙。分析一下《黄土地》中的“腰鼓戏”,我们会发现,叙述者在这里花浓重笔墨来叙述这段腰鼓戏,同样也不是为情节推进目的,腰鼓成了叙述者宣泄的一种手段,这种宣泄是对革命的一种表扬。
浅析余华小说《活着》的叙事策略-余华是先锋派小说作家的表率,其小说叙事的语言特征与作品的创作风格是独一无二的。《活着》是余华的经典小说,...
浅谈余华作品《活着》的叙事困境赵丽萍中州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摘要:<正>小说《活着》是余华的代表作,于1993年出版,被评为20世纪90年代的长篇佳作。同时小说在国内也获得了众多读者的...
《活着》却不同,虽然以不断的“死亡”反讽“活着”这里面的惨,烈本来是不亚于余华小说中的任何一部,但由于作者叙述策略的改变,叙述语言从...
《活着》却不同,虽然以不断的"死亡"反讽"活着",这里面的惨烈本来是不亚于余华小说中的任何一部,但由于作者叙述策略的改变,叙述语言从极度冷酷变为平静,叙述角度从第三者的冷...
正常生活,只是活着,看似一些过眼云烟,只可心灵神往
浅析余华小说《活着》的叙事艺术特色
到了90年代,尽管余华一改往日的阴冷面孔,开始以一种深切的人道关怀关注现实,但“死亡”叙事仍然有迹可寻,其作品中连续性的死亡故事俯拾皆是。本文拟从叙事学的角度,探析余华...
[2]王平.新闻报道的叙事视角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鲁素琴.生活在别处——《活着》的存在主读[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
解读电影《活着》的叙事艺术与命运主题权威出处:《散文百家(理论)》2020年12期中国研究生《活着》,一次残忍的...基于语言—文化—交际维度分析《活着》英译本以白睿文译本《活着...
本文主要从人生角度来分析余华的小说《活着》,从而发现余华苦难叙事中对小人物生存之不易的同情,但是余华反映的人生观也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这是一种只求生存,不求更高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