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经过500余年的发展之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需要进行系统的理论总结。因此,在战国末年开始出现了一批集中论述教育问题的理论著作,其中《礼记》中的《大学》《中庸》和《学记》是对春秋以来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反映了2000多年前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状况和...
《大学》《中庸》《学记》的教育思想.ppt,《大学》《中庸》《学记》的教育思想*教育在经过500余年的发展之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需要进行系统的理论总结。因此,在战国末年开始出现了一批集中论述教育问题的理论著作,其中《礼记》中的《大学》《中庸》和《学记》是对春秋以来教育理论与...
大学中庸学记教育思想.ppt,《大学》《中庸》《学记》的教育思想教育在经过500余年的发展之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需要进行系统的理论总结。因此,在战国末年开始出现了一批集中论述教育问题的理论著作,其中《礼记》中的《大学》《中庸》和《学记》是对春秋以来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高度概括和...
就教育理论阐述的集中性而言,首推《大学》、《中庸》和《学记》等。《大学》中的教育思想《大学》是儒家学者论述“大学之道”的一篇论文,它着重阐述大学教育的目的、任务和步骤,提出了一个完整而概括的政治、道德教育的纲领和程序。《大学》提出的
论文写作指导:请加QQ2784176836[摘要]本文对《大学》所说的“大学之道”、《中庸》所说的“致中和”、《学记》所说的“小成”和“大成”作了现代诠释。认为克明明德、自新新民、文质彬彬、从容中道、止于至善的真君子仍然是现代大学教育的目标;这样的目标是经由离经辨志、敬业乐群、博...
历来研究《大学》与《中庸》,多关注这两篇脱离《礼记》作爲四书之后的情况,却无人注意《大学》、《中庸》在明清时代重返《礼记》的运动,这场运动的影响甚大,在思想史与学术史上的意义也非同寻常。
《学记》所说的“大学”,从上下文来看,应是指具体的大学设施,这种大学中是以“离(注:解析)经辨志”,也即是以经学的传授为中心内容的;而《大学》一文根本就没有提及具体的学校制度,郑玄《礼记目录》说:“名曰《大学》者,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
(2008年4月,首都师范大学成功申报数字文献学为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7.用户认可:目前《国学宝典》网络版已有包括中宣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一百多家国内机构用户,以及美国国会、美国哈佛大学、美国耶鲁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等众多国外机构用户。
【摘要】:《学记》是我国乃至世界第一部体系完整的教育学著作,它总结和概括了先秦儒家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凝结了中国古代教育智慧的精华。《学记》虽然短小精悍,只有一千余字,但内容丰富,包含了几乎所有现代教学论的观点。研究我国传统教育可以发现,其思路方法与如今我们的语文教育...
《学记》是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一篇。如果在当今社会做一个广泛的调查,其实是没有多少人知道《学记》的,更别说读过了。所以,说它是“无名”。但同样来自于《礼记》的另外两篇却大名鼎鼎,即《大学》和《中庸》。这是宋代理学家二程和朱熹的功劳。
就教育理论阐述的集中性而言,首推《大学》、《中庸》和《学记》等。一、《大学》中的教育思想?《大学》是儒家学者论述“大学之道”的一篇论文,它着重阐述大学教育的目...
《大学》《中庸》《学记》的教育思想.ppt,《大学》《中庸》《学记》的教育思想*教育在经过500余年的发展之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需要进行系统的理论总结。因此,在战国末年开始出现了...
《大学》《中庸》中的内圣外王之则文档信息主题:关亍论文丨癿论文指导戒论文设计”癿参考范文。属性:Doc-016XPK,doc格式,正文5532字。质优实惠,欢迎下载!...
与大学中庸有关的哲学论文.docx,与大学中庸有关的哲学论文摘要:一个伟大民族文化生命的精髓所在,往往蕴藏与经典之中,笔者选择了《中庸》对其作出深度诠释。《中...
显然,《中庸》借贯通天道与性命,进一步拓展与提升了孔子“仁学”开显的境界。(选自《新编中国哲学史(上册)》,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追忆[《大学》《中庸》的生命...
《大学》《中庸》是从()中剔选出来的两篇论文。A.《论语》B.《礼记》C.《周礼》D.《仪礼》
A.《大学》B.《中庸》C.《学记》D.《乐记》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查看答案关于《学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是中国古代的一篇教育论文B、是...
中庸带给我更多的,就是和了。不偏不倚,不过也无不及,达到最好的状态,这就是和。这样的一种心态,就是平常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庸大学生读书笔记论文...
大学毕业论文“中庸学”研究评述(1995—2005)回顾和评述汉代以降中国儒学思想发展的历史,总体上,我们会由衷地感到,学者们对先秦儒学的研究无不从经学的角度切...
与大学中庸有关的哲学论文篇二内容提要:《福乐智慧》是维吾尔“智学”的处世哲学,创作的目的是劝谕君主和臣民规范自己的行为。以信道行善、惠人惠己为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