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戴逸之问”是20世纪80年代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戴逸教授提出的“法学是幼稚的”的观点,他指出了中国法学发展的方向性困惑,自此众多法学家将探讨“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作为重要论…
戴逸以清史研究所为《清史》纂修基地,开始各种学术项目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准备,20多年间发表了大量清史研究的学术论文,出版了大量代表性著作,培养带动了一大批《清史》编纂人才。在前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戴逸提出应该成立大型的...
11月27日,《戴逸文集》发布会暨戴逸先生清史学术思想座谈会在常熟举行本网记者王广禄/摄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王广禄)11月27日,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常熟市人民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常熟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承办的《戴逸文集》发布会暨戴逸先生...
【摘要】“戴逸之问”是20世纪80年代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戴逸教授提出的“法学是幼稚的”的观点,他指出了中国法学发展的方向性困惑,自此众多法学家将探讨“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作为重要论…
三篇研究论文分别由潘家辉老师和梁艳老师指导完成,其中《基于人脸图像和脑电的连续情绪识别方法》作为2021年第2期的封面文章发表。《计算机系统应用》是中国科技核心(统计源)期刊,入选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被中国计算机学会(CCF)《CCF推荐中文科技期刊目录》列为优秀...
戴逸教授在清史研究方面,开辟了许多新的领域,完成了大量学术成果,共撰写或主编书籍30余种,发表文章600余篇。他主编的《简明清史》第一、第二册分别于1980年和1984年出版。
戴逸以清史研究所为《清史》纂修基地,开始各种学术项目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准备,20多年间发表了大量清史研究的学术论文,出版了大量代表性著作,培养带动了一大批《清史》编纂人才。在前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戴逸提出应该成立大型的...
发表文章数百篇,主要论文集有《履霜集》、《繁露集》、《语冰集》等。自建国起,戴逸始终在中国人民大学从事第一线教学与研究工作,曾先后担任吴玉章校长的学术秘书、历史系主任、清史研究所所长等职。长期以来,戴逸大力呼吁国家...
戴逸,中国历史学家。原名戴秉衡,1926年9月出生,江苏常熟人,中共党员,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名誉所长、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长、北京市社会科合会副主席、国务院学科评论组成员、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东方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等职。
内容简介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戴逸先生的文章选辑。本书从先生历年发表的文章中斟选出21篇,并据其内容和性质,分为四类:一是历史学家与历史研究,既反映了先生对自己成长历程和治学道路的回顾,也凝聚着先生多年治史的心得体会,更体现了先生与清史的不解之缘...
导读:本论文主要论述了戴逸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从讲授党史到中国近代史,再到后来研究清史,92岁的戴逸已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70...
关注大数据和宏观视野《中国社会科学报》:您在1999年曾发表了《世纪之交中国历史学的回顾与展望》一文。如今,20多年过去了,您认为目前中国历史学需要关注哪些领域?戴逸:清史工程启...
3.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1册,39页,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4.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1册,41页。5.沈葆桢:《沈文肃公牍》,33页,...
近期,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四本科生戴逸丹以第一作者身份向InternationalSymposiumonBioinformaticsResearchandApplications(ISBRA2021)投稿的...
在戴老漫长的学术生涯中,戊戌变法也是他曾经关注的研究课题之一,撰有多篇研究论文。1958年,戴逸在《戊戌变法六十周年纪念论文集》中发表《戊戌时代的思想解放》...
1958年,戴逸在《戊戌变法六十周年纪念论文集》中发表《戊戌时代的思想解放》一文,提出了关于戊戌变法的著名论断:“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
2002年,国家清史纂修工程正式启动,作为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的戴逸教授发表了一系列论文、讲话本书择要予以出版,集中反映出清史工程的缘起,作者对《清史稿》的...
上述实验结果证明了本论文方法的有效性。图1封面论文截图《基于FasterRCNN的布匹瑕疵检测系统》的论文作者包括蔡兆信、李瑞新、戴逸丹和潘家辉(通讯作者)。纺织工业是我国的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