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氮元素结构特点与性质论文
氮族元素的分类、性质和应用.ppt,规律:p710⑴碱金属、碱土金属和具有单一氧化态金属的硫酸盐、碳酸盐、磷酸盐等通常按此方式分解。⑵硼酸盐、和硅酸盐受热不发生此类分解(因B2O3,SiO2沸点极高,难气化)*⑶阴离子相同的含氧酸盐,分解...
南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氮配体环状金属络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研究姓名:徐文波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有机化学指导教师:徐凤波20090501摘要首先对超分子化学及其相关的知识进行了简要概述,在这一领域涉及含氮配体特别是含有吡啶衍生物的氮配体金属络合物的研究较热。
本论文采用高压手段,针对几个典型的类石墨碳氮材料,围绕材料的碳、氮化学配比调控、能带结构变化、比表面积以及π电子行为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以下研究结果:1.类石墨碳氮材料中碳、氮元素的化学配比决定其物质结构以及能带结构。
具有类石墨层状结构的碳氮材料因其独特的结构和可调的物理、化学性质,成为近年来人们研究的热点。类石墨碳氮材料是获得具有优异光催化、光、电特性等性能材料的重要源泉,也是物理、材料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碳氮材料的结构和性质与其碳、氮元素化学计量比密切
【摘要】:氮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号元素,氮分子属于简单双原子小分子体系,对它的研究可以促进人们对其他小分子体系的认识。在压力作用下氮分子在常压下的结构、性质可以被大大的改变,会发生复杂的结构转变,呈现出一系列性质迥异的新相,从而带来很多新奇的现象和性质。
在本论文中设计、了一系列新颖的含氮原子的杂环荧光化合物,考察了其光学、热学、电化学性质特点,根据结构特征分别研究开发他们在荧光探针领域(镉离子荧光探针、汞离子荧光探针)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领域(电子传输材料、发光材料)的应用。.设计...
过渡元素的结构特点与基本性质元素周期表中第四、五、六七周期元素中,第B~族,共25种元素,统称为过渡元素。.过渡元素的单质都是金属,所以也称为过渡金属元素。.见表16.1.表16.1过渡金属元素(d区元素共25ScTiCrMnFeCoNiZrNbMoTcRuRhPdLaHfTaReOsIrPt...
有机叠氮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共轭式・谱图・反应性开头小编也提到了有机叠氮化合物是”稳定”存在的,这里所述的稳定指的是「化学层面上的稳定存在」之意。叠氮化合物的共振结构式如下图所示,特别是芳香基取代的叠氮化合物,由于多个共轭结构式的存在,更加”稳定”。
类石墨烯碳氮材料具有丰富的结构,其电子结构也呈现多样性。例如:化学配比为C3N4的结构,具有半导体性质,是一种重要的光催化剂,可以吸收太阳光来分解水。而化学配比为N3的结构,是一种自旋极化的半金属材料,在自旋电子学器件方面有潜在的应用。
西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卟啉分子结构与性质的理论研究姓名:孟繁夫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分析化学指导教师:卢小泉2008-06卟啉及其金属配合物是一类具有刚性大环共轭体系的分子,生命体内存在的卟啉分子,其核心结构是卟啉的金属配合物。
氮及其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较为复杂,也是高考选修模块《物质结构与性质》常考的内容,本文用杂化轨道理论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对常见氮及其化合物的结构进行分析总...
硕士论文含能多氮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理论研究equationswereusedtocalculatetheirdetonationvelocitiesandpressures,andtheirdetonationpropertieswerecompare...
氮的成键特征和价键结构由于单质N在常况下异常稳定,人们常误认为氮是一种化学性质不活泼的2元素。实际上相反,元素氮有很高的化学活性。N的电负性(3.04)仅次...
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探究近几年高考中,物质性质探究的实验题成为了热点和亮点.该类题目发散思维性强,不仅能考查学生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掌握,还能考查学生的...
AcademicDegreeofMasterofScienceBYLIXiu—zhiSupervisedbyProf.XIONGRen—genSchoolofChemistryandChemicalEngineeringSoutheastUniversityMay2010东南大学学...
本论文总结了氮族元素自由基化合物的研究现状,利用弱配位阴离子,分离和表征了一系列新型的氮族元素阳离子自由基,并结合理论计算对其结构与性质进行了研究,为构筑基于氮族元素...
内容提示:WuhanInstituteOfTechnology硕士学位论文含氮化合物的、结构及性质研究学科专业:化学工艺研研究生生::余丽指导教师:潘志权教授...
到的氮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制法及应用为例了解氮的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和防护[要点精析]一、氮族元素1.氮族元素:包括氮(N)磷(P)砷(As)锑(Sb)...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高中化学第二册第一章第二节中的重点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氮的单质及分子的极性判断后,转入氮的化合物的学习,在学生已掌握相关基础...
【摘要】:正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高中化学第二册第一章第二节中的重点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氮的单质及分子的极性判断后,转入氮的化合物的学习,在学生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