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党锢之祸对儒学发展影响论文
(一)“党锢之祸”之大略“党锢之祸”指东汉桓帝、灵帝时,士大夫、贵族等对宦官乱政的现象不满,与宦官发生党争的事件,了。事件因宦官以“党人”罪名禁锢士人终身而得名。东汉中叶以来危机四伏,宦官与外戚轮…
刘秀开创、倡导的这种儒家的向学之风不仅得到了当时大儒们的支持与效忠,对后面的接班人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到了明帝时期,刘庄同志不仅继承了他老爹在朝上坐而论道的传统,还亲自去太学讲党课,“维射礼毕,帝正坐而讲”,效果简直不要太轰动...
儒家思想发展历程: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1)孔子和早期儒学:春秋晚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要求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要待人宽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他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道家思想及儒家思想对当代中国人有着深远的影响。.一、道家思想的影响.1、道家主张要顺应其发展规律,尊重自然界一切生物的自然属性,让其自然得到发展,…
汉代儒学一统天下,处于独尊地位的局面被打破,随着道教的兴起,佛教的传入并且盛行,儒学的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有人认为儒学在魏晋时期已经被玄学所代替,南北朝时期佛学占主导地位,儒学始终处于衰微状态。其原因以及影响何在,本文即就此问题展开。
其次,儒学对于日本文学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实际上,文学在日本,最初的形态更多是统治阶级用以面向整个社会实现思想教化而产生的,因此信奉儒学的统治阶级,必然会产生对应的文学内容。日本江户川时代开始,儒学的发展就已经开始脱离禅宗,形成了具有
党锢之祸与隐修经业来源:儒家人物作者:从马融那里学成回乡后,郑玄已经40多岁了,这时他已成为全国著名的精通今古文经学的大师了,于百家之学无所不通。于是远近有数百上千人投到他的门下,拜他为师,听他讲学。当时他家里还很贫穷,便...
儒家的社会影响力也就越来越大,到最后朝廷也不能无视,转而承认,所以儒家就成了中国文化的核心主流。回过头看这个过程跟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的过程有点类似,都是先江湖后庙堂。帝王们只不过承认了既成事实而已。儒家实际上是约束统治者的工具。
二、对文人性格的影响性格的形成往往与社会的思想有着紧密的联系。玄学融儒、释、道三家精神于一体,是对三种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它的产生对推动人们思想意识以及性情的转变起着巨大的作用。玄学之于儒学,融合儒之“仁”。“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由于统治者对儒学的重视,更多的是关注其经邦治国的治术,而儒者所从事的也主要是对传统儒经的考正亡逸、研核异同上,因此,隋唐儒学的新发展更多的是表现在其社会影响和社会作用的恢复上,以及在思想义理方面对创新之路的探索。
试论东汉“党锢之祸”的影响.docx9页内容提供方:精品资料大小:40.63KB字数:发布时间:2017-09-27浏览人气:277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收藏次数:0...
“党锢之祸”的爆发是当时各种集团政治利益的、文化和士风影响的结果。[关键词】利益;儒学;嫜直之风;党锢之祸【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志码】A【文章...
大理学院学报第9卷第7期2010年7月JOURNALOFDALIUNIVERSITYVo1.9No.7Ju1.2010“党锢之祸"的现实利益与儒家文化的特质路伟,万青(红河学院人文学院,云南蒙...
在延续近二十年的"党锢之祸"中,清流士大夫几乎被一网打尽."党锢之祸"的爆发是当时各种集团政治利益的,文化和士风影响的结果.[关键词]利益;儒学;婢直...
“党锢之祸”的现实利益与儒家文化的特质-东汉后期爆发的
内容提示:“党锢之祸”是东汉桓灵帝时爆发的宦官士人的著名政治事件。桓帝延熹二年(公元159年),把持朝政二十余年的外戚梁冀家族的靠山梁太后去世,梁氏覆...
“党锢之祸”的现实利益与儒家文化的特质路伟,万青(红河学院人文学院,云南蒙自661100)[摘要]东汉后期爆发的“党锢之祸”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宦官文人...
党锢之祸是指在东汉桓帝、灵帝时期,宦官为了欺压与他们作对的士大夫给他们强加各种莫须有的罪名,最终使那些有识之士家破人亡的事件。东汉末年一共发生了两次党锢之祸,第一次发生在桓...
两种视角下的党锢之祸文I刘勃[.文里,党多半是个贬义词。《论语》里说:"君子不党。”I---1后人解释,互相帮忙恶行,这叫作党。锢的本意,是把金属熔化,堵...
儒学最初的兴盛,是借助于依附强大的,随着东汉后期政治状况的每况愈下,儒学失去了以往那种强有力的依靠,儒学的学风竞相浮华,最为重要的是,文人士子遭到两次“党锢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