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法合治——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瑰宝1陈雅丽潘传表(杭州师范大学沈钧儒法学院,浙江杭州,310000;上海大学法学院,上海宝山,200444)摘要:德法合治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瑰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德法合治传统对我们仍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基层社会自治法治德治模式的不同定位、主体责任、治理体系和运作机制,对加强中国社会治理体系的建立有三个重要的创新点:统筹社会力量的协同机制;激发人民作为基层治理的主体作用;推动法治为自治和德治服,建立自治法治德治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理论
三、德法结合,相辅相成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经验教训,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执政确定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以自治增活力、以法治强保障、以德治扬正气,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既能够推动各方力量形成乡村振兴的治理合力,也能够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理的好坏关系着乡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习近平同志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执政确定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人民要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理论
专业化、职业化,提高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要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2018年8月24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讲话时...
“法治”与“德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历来都是法律家们所争论不休的一个论题.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二者究竟应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曾成为一段时期内理论界探讨的热点.由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需要有法律来为之保驾护航,同时也离不开道德的影响与支持,因而在我国,“法治...
论“德法兼治”思想与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德法兼治,德治,法治。“德法兼治”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执政方略进行创造性探索的伟大成果,是我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治国方略。构...
“德法并举”析评——基于概念史的知识社会学视角,周永坤;-法学2017年第09期杂志在线阅读、文章下载。“德法并举”析评——基于概念史的知识社会学视角-《法学》2017年09期-中国知网
11月9日,立德树人德法兼修——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全国学术研讨会于北京会议中心召开。本次会议旨在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创新发展。
作者:方宁;李安增作者机构: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出版物:长春市委党校学报年卷期:2018年第3期摘要:习近平德法共治思想立足于建设社会...
本文通过对我国传统政治制度和传统文化的反思与辨证分析,探讨"德法共治"思想的丰富内涵,进而说明实施"德法共治"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著录项来源《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
论德法共治内涵及意义.doc,论德法共治内涵及意义民同志继“十五大”制定了“依法治国”的战略方针之后,又进一步提出“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简...
【摘要】:正民同志继“十五大”制定了“依法治国”的战略方针之后,又进一步提出“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简称为“德法共治”。本文试图从对我国传统文化、传统...
2019年6月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un.,2019第32卷第2期JournalofShanxiPoliticsandLawInstituteforAdministratorsVol.32No.2【法学纵横】新时代我...
在当今中国,“德治”和“法治”在概念与结构层面仍有显著区别,二者所调节的范围存在一定的界限,进而产生互补效应,成为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这就是德法共治...
张晋藩:论中国古代的德法共治【中文摘要】德法互补,互相促进,共同治国在中国由来已久,是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成功经验,也是中国传统法文化中的精髓,充分显示了中...
(六)德礼为本、刑罚为用,德法共治的定型阶段《唐律疏议》“名例”篇开宗明义:“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这是汉以来德主刑辅的重大发展。“德礼为政...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国家治理基本方略,而国家治理的根基在基层,重点和难点也在基层,因此,推进基层治理中的德法共治意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