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性与幸福关系理论的历史考察与探讨来源:《理论月刊》2015第8期作者:杨宗元HistoricalInvestigationandDiscussionoftheTheoryoftheRelationshipbetweenVirtueandHappiness作者简介:杨宗元(1969-),女,辽宁营口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社中心编审,北京100080内容提要:德性与幸福都是人类生活的...
《道德与幸福同一性的精神哲学形态》【2016年学位论文】以下是我个人对相似“提问”的回复,均为个人原创,若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谢谢!问:如果好人没好报,为什么我们还要做好人?
从而把幸福化约为德性。康德同时反对这两种方法,因为它们看似实现了德性与幸福的统一,但实质上都是用其中的一个来消解掉另一个。康德坚持两种善的区分,在他看来,把自然之善混淆为道德之善是对道德的败坏。当然,在不违背道德的...
西方学中的三种幸福观2017年05月22日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张会永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哲学系(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通向至善之途:德国古典学中的德福之辩及其…
随着最早探讨幸福问题、开创了“幸福学”先河的古希腊雅典的思想家梭伦所提出的幸福与德行、幸福与财富、幸福与人生命运等问题被后来的学家们所深入的探究,在西方思想史上逐渐形成理性主义幸福观、感性主义幸福观和功利主义幸福观。
最后,培养当代青年正确的幸福观,还应当在全社会大力开展人文素质的教育,人文素质使人明了人的存在、价值和境界。.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人的道德文明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人对幸福的真实把握。.培养当代青年正确的幸福观应当从抓人文...
先秦儒家德福思想论德福,即道德与幸福,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对重要范畴。先秦时期,儒、道、墨诸学派都对德福问题阐发了自己的见解,提出了许多颇有价值的思想。其中,儒家的德福思想尤为丰富深刻,并且对后世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而健康是生命存在的基础,是获得幸福的前提条件。因此,生命本身就是幸福。其次,他认为幸福是道德的基础和源泉。“只有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实现生活中的快乐与幸福,再能产生幸福”[陈瑛.人生幸福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74]。
从《论语》看孔子幸福观的特质幸福是人类的终极追求和永恒话题。在人类文化的轴心时代(前800—前200年间),东西方文化大家对此都提出了精辟的思想,影响人类文化至今。孔子(前551—前479年)虽没有专著论述幸福哲学,却在其集成的《论语》中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幸福思想。
幸福是基于人类本性的一种追求,历史上,哲学家对幸福观的探讨众说纷纭,虽然马克思并没有一套关于幸福观的具体理论著述,但幸福观贯穿于马克思一生的理论与实践中,改革开放以来,幸福的异化现象随处可见,因此,探讨马克思实践幸福观具有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