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地理课程设计与课程改革论文
第二节地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问题关键词:改革背景;课程目标;课程理念一、地理课程改革的背景(一)知识经济对地理课程改革的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是课程改革的动因之一,课程总是伴随着一定社会经济的变化而变化[1]。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
中国期刊网,期刊,杂志,读者服务,电子杂志,论文,文库,期刊网,电子刊[导读]初中地理活动课的教学方法有别于传统的“一言堂”模式,活动课增加了地理知识实践这一内容,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利于强化其逻辑思维。本文将结合地理课程特点,提出构建学习情境、寻找生活联系、确定活动目标...
基于问题式教学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为落实新课程改革立德树人的要求,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被逐渐重视。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问题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以“真实问题”的解决过程贯...
力学教学改革实践的微课融入摘要:摘要:针对工科专业力学课程理论性强、应用广泛、学习难度大的特点,在互联网与教学不断融合的趋势推动下,将力学微课融入教学,降低力学课程的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效果与仅进行课堂…
由我们课题组申报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策略研究》课题,经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教研室批准予以立项,现由我代表课题组作开题报告,提出课题的研究方案,正式开展研究工作。.在此,请各位专家和领导进行评议和指导,也请课题组...
国外课改:美国和英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状与趋势.进入21世纪,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取向开始超越单纯的教育体制改革,开始关注课程与教学层面的革新,致力于把教育改革的理念落实到课程与教学、课堂与师生活动的微观层面,在学校教育的日常生活中...
各单位:根据《关于申报2021年度华东师范大学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的通知》(华师教〔2021〕12号),学校于2021年1月启动了2021年度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申报与遴选工作。经教师个人申请、院系推荐、学校组织评审,确定38个项目入选“2021年度...
摘要: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学科核心素养成为推动地理课程改革的新动力,地理教材,模式方法和媒体手段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和形式,同时也是地理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理课程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渗透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的...
在吸取较为先进的GIS课程内容,并根据民族高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该课程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构建了适于民族高校的GIS课程框架体系;改变了单一的教学方法,实行灵活运用的多种教学方法;使用较为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加强GIS实践教学...
城乡规划本科毕业论文选题(1044个)指导教师毕业教务处制表毕业二〇一五毕业年十二月毕业一一、论文说明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起,具体可以联系二、论文参考题目...
本文首先探讨了人文地理学课程设计和课程改革的理论,在此基础上,以1993年(或1999年)山东地图出版社的《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所涵盖的课程为例,对人文地理学的课...
初中地理课程设计与教学策略研究《长江丛刊》2018.03■孙志民/内蒙古赤峰市阿旗天山第三中学摘要:在教育教学不断改革变化的背景下,初中地理作为一门重要...
浅谈地理课程改革实验的实践经验与体会论文新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战线上一场深刻的变革,随着这股改革浪潮的滚滚而来,我校掀起了学习新课程改革精神的。我在这场改革的浪潮中...
人文地理学课程设计和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4:20-22.孙峰华,管晓荣.人文地理学课程设计和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J].山东教育...
新高考改革下对中学地理教学的变化摘要:摘要:高考改革作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摘要】:本论文在界定地理课程设计与实施的概念,回顾和总结了国内外地理课程实施发展和研究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的主要问题,即调查和研究地理新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现状,总...
关于地理课程改革中几个问题的思考大连教育学院基础教育教研部摘自:《大连教育学院》[摘要]:地理课改实验取得很大成绩,但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实施、新评价体...
导读:本论文可用于学生能力论文范文参考下载,学生能力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摘要:从新课改的角度探讨如何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果,如何体现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
内容提示:地理课程改革的思考与实践2011年7月27日13:38新课程改革给广大教师带来的,既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也是一次发展的机遇。作为一线上的初中地理...
[摘要]:国家在新一轮高中地理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教育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必须建立现代教育观念、运用现代教学方法,改变教师灌输、学生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