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震灾害的认识与与自我救助措施作为一种无可避免的自然灾害,地震始终是悬浮在人类头上的一把利刃,随时会取走我们灿烂的生命年华。从古至今,地震始终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多少人因此家破人亡,又有多少地区因此陷入瘫痪状态。
地震前兆的地区性//梅世蓉地震科学研究论文选集.北京:地震出版社,1993[6]王仁,何国琦,殷有泉,等.华北地区地震迁移规律的数学模拟.地震学报,1980,2(1):32~42。[7]王仁,黄杰藩,孙荀英,等.华北地震构造应力场的模拟.中国科学B辑,1982,(4):337
3类人群对地震应急救援影响因素重要性认知调查与分析——以唐山市为例-论文.pdf,第36卷第2期地震地质V0l_36.No.22014年6月SEISMOLOGYANDGEOLOGYJune,2014doi:10.3969/j.issn.0253—4967.2014.02.0213类人群对...
推荐两篇有关汶川大地震的研究论文.汶川5.12大地震发生后,国内各个系统(地震局、中科院、教育部高校等)的科学家均积极参与灾后地质背景、地质灾害的调查。.目前看来已经对此次大地震的表现特征与构造成因有了一定的认识(当然还有许多…
1966年邢台地震后,地震预测预报成为中国地震科学技术的主攻方向。.此后相当一个时期的发展,实际上是围绕着这一主攻方向展开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专家认识到,防震减灾是一个综合性的科学技术问题,需要全面考虑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应急救援等...
小论文:浅析地震灾害.doc,梁飘学号:3120104320地学院地质学12-1班浅谈地震灾害摘要: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地震对人类,对生存环境造成了巨大损害。本文主要介绍了地震的成因、类型、分布及地震所带来的危害,同时就地震的前兆和目前在地震的预测方面的努力表达了对未来可观前景的希冀。
汶川地震后,研究者利用地质调查、深部钻探、地震反演、形变测量、GPS和inSAR等方法,对这次大地震发生的构造背景、地震破裂过程、深部地震构造、地表变形特征、断裂滑动速率、地震复发周期、地震滑坡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对于地震发生的机理、灾害...
【摘要】:近年来,地震灾害所造成的影响在不断增大,如何有效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得到了学术界更加广泛的关注。而以普通民众为主体的地震灾害认知与响应研究较少,尤其在不同文化背景群体的认知与响应方面。2010年4月14日玉树7.1级地震发生在藏族聚居区,宗教氛围浓郁。
《唐山大地震》尽管讲述的是30多年前的大地震灾难,但它却成功并且十分周到地安慰了时下中国百姓伤痛的心灵。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河北省唐山市的人们在睡梦中经历了惊天动地的巨大灾难,整个城市变成了一片废墟,无数的人尝尽了生离死别的痛苦,痛入骨髓。
摘要:以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MS7.1地震为例,借助问卷调查,对该地区小学生认知地震灾害的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讨论了其防震减灾教育意义。主要结论如下:1)当地小学生对地震灾害基本知识及其相互关系的掌握差;对地震是自然现象认识不清,甚至有严重的错误;基本不知道只有部门才有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