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论文
全国成立3600个普查机构,投入10.7万名普查人员、12.4亿元经费,调查102万家国有单位,全面加强文物认定和登记,新发现一大批重要文物,健全国家文物资源管理机制,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任务,为我国文物事业改革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此次文物普查对于帮助全国中小博物馆摸清家底、培养专业人才、提供专业设备有很大帮助。.但在普查的过程中也存在着问题和困难,也希望借此文章与业内同仁交流学习。.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从2012年10月开始到2016年12月结束,由国家文物局牵头,在全国...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国发〔2012〕54号)要求,我国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本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13年12月31日,普查对象是我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下同)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
1956年2月,第一次全国考古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建议制定“文物普查保护管理办法”。4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在农业生产建设中保护文物的通知...
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当中对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重要性有这样的表述:可移动文物普查是继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部分)之后在文化遗产领域开展的国情国力调查,是确保国家文化安全、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措施,是
文物普查发〔2017〕7号国务院普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物局,各相关部门:2012年至2016年,国务院统一部署,组织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
2017年4月7日,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是覆盖我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全部...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字化让文物“活起来”去年4月开始,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通过建立服务平台在网上...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手册》(以下简称《工作手册》)中叙述,普查登录文物分类的基本原则是主要以文物的自然属性(质地)为主要依据,并兼顾其社会属性(性质和功用)。《工作手册》根据文物传统分类原则将历史文物分为31类。
病句题.在第40个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本市历时三年开展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査工作,昨日交出了首份答卷。.语序不当,“本市历时三年开展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査工作”一句语序不当,应改为“本市开展的历时三年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
(三)普查数据资料整理与登记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中的第三阶段,在2016年1月至12月开展,主要任务是普查资料的整理、汇总、数据库建设和公布普查成果...
1981年至1985年,我国进行了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和文物复查。2007年至2011年,我国又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与前两次普查相比,第三次普查规模更大,涵盖内容更丰...
导读:此文是一篇文物普查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摘要: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后,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是一项旨在全面掌握我国文...
1956年2月,第一次全国考古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建议制定“文物普查保护管理办法”。4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在农业生产建设中保护文物的通知》,首次提出进行全国范...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是我国文化遗产领域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对于加强国有文物监管,保障国有资产安全,有效发挥文物的价值和作用具有重大意义。展...
国务院在2012年1明1日下发《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国发[2012154号)J之后,又于2013年3月14日发布了《第...
【摘要】:第一个五年计划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实施,建国后文物工作的有序开展以及许多地方已经开展的局部范围的文物调查,是第一次全国性文物普查的背景和基础。1...
新中国成立时一穷二白,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经济不断发展。尤其经过改革开放,全社会日新月异欣欣向荣。在全国第一次可以文物普查前,全国大型文博机构相对于地方小馆,因为人才充裕,文...
2010年12月3日,刘延东同志专门批示,要求国家文物局对于在“十二五”期间开展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进行认真研究;在2011年12月召开的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
江苏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论文选编/刘谨胜主编江苏省文物局编出版发行项:南京:南京出版社,2016.12ISBN及定价:978-7-5533-1591-1/CNY280.00载体形态项:2册(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