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典论论文如何理解三不朽
《典论论文》的文学价值观,基本上就集中在“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世”这两句话上。要理解曹丕的这两句话,首先要把它和《左传》的“三不朽”说之间的异同搞清楚。《左传》说的“三不朽”说是“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今人谈及文章之价值和意义,必引《典论·论文》所云“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对文学的这一评语,实际呼应了先秦时期即已确立的“三不朽”价值观,所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在《与吴质书》中,曹丕也确然流露出对以著文得“不朽”的认可和企望。.“立言”的重要性...
比如说,先秦时期即有所谓“三不朽”之言说。《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记载穆叔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衰,此之谓不朽而曹丕以“文章”取代“立言”,并把文章的不朽提高到与立德、立功并驾齐驱的地位,从而标识着全新的理论视野和审美情趣。
”儒家古有“三不朽”之说,其一为“立言”(见《左传》)。但这主要指政治与方面的论著,与文学并无多少关系。曹丕所说“文章”,则包括诗、赋在内。
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夫然,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而人多不强力,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融等已逝...
再说徐幹。.《典论·论文》末尾特别提了他一句,在《与吴质书》中,议论得尤多:“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矣。.著《中论》二十余篇……此子为不朽矣。.”由此则可以看出,曹丕对当时一般的“文人无行”颇感不满(在这一点上他可没有“审己度人”),而认为徐幹的人品却是值得...
可见,“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两者之间,确乎体现了文学的功利目的和审美的的历史统一。.《典论·论文》确乎是建安时代的文学精神的宣言书。.【文学影响】.曹丕《典论》5卷是中国文学史上里程碑性的著作。.汉末文学已逐步与经学分离,成为一种专业。.文学的繁荣,特别是“建安文学”的形成,使文学批评得到了发展。.《典论论文》是中国最早以...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明确提出:“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他认为文章有利于治国和立身,这是从统治阶级立场,把文章提高到立德、立功之后,并认为文章与治理国家同等重要。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1),伯仲之间耳(2);而固小之(3),与弟超书曰(4):“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5),下笔不能自休(6)。.”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7)。.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8)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9)。.”斯不自见之患也。.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10)、广陵陈琳孔璋(11)、山阳王粲仲宣(12)、北海徐干伟长(13)、陈留阮...
《典论》是一部“成一家之言”的理论著作,其性质为“不朽之格言”,其地位被当时的统治者视为堪与儒家经书相比并的经典性立言之作,而作者曹丕撰述此书的目的也正在于欲藉此传播自己的文名于后世,实现人生不朽的意愿。然而《论文》作为《典论》一书
《典论论文》的文学价值观,基本上就集中在“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世”这两句话上。要理解曹丕...
内容提示:安康学院学报Jo岍lalaf^nh鸭uIli啷畸Vd19№2^弘2007感生命之易逝以文章求不朽——对曹丕“文章不朽"说的一种新解崔有第(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
并以此衡量作家的优劣得失。《典论论文》还论到文章与政治的关系,认为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把文章提到与建功立业并重的地位。曹丕在称帝之前,就以...
我认为曹丕的这篇文章中的文学价值观非常正确,的确有一些文学是依附于历史而存在的,这样就丧失了文学的自主性,我们应该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 .new-pmd.c-abstractbr{display:none;}更多关于典论论文如何理解三不朽的问题>>
《典论》是曹丕做太子时写的一部学术论著,可惜全书已失传,现存完整的只有《自叙》和《论文》。《典论·论文》虽不足千字,却对文学提出了许多全新的观念,是中国古代第一篇自觉...
《中论》二十余篇成一家之言辞义典雅足传于后此子为不朽矣"批评王粲"善于辞赋惜其体弱不足起其文"在《典论论文》中批评孔融"不能持论理不胜辞"因此曹丕《典论...
今人谈及文章之价值和意义,必引《典论·论文》所云“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对文学的这一评语,实际呼应了先秦时期即已确立的“三不朽”价值观,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