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种族歧视一直是电影创作的重要素材,由彼得·法雷里执导的电影《绿皮书》获得电影界一致好评,其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创作者在运用了好莱坞主流商业电影的叙事模型的基础上,打破传统的"种族歧视"剧作模式的固有思维,基于现实题材又超于主流叙事结构,实现了叙事内容的大胆革新...
摘要:电影的人物结构,是叙事的核心,是矛盾的核心;电影的叙事结构,不仅是情节的组织方式,还影响着叙述中心与叙述深度。在影片电影《无法触碰》与《绿皮书》中,二者呈现出典范性的结构美学,虽然在角色设置上体现出明显的扁平化特征,但多角度人物对立关系的建立,形成了...
电影简介《绿皮书》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许多知名国际影评人甚至将其评为2019年最具人文主义美感的文艺电影。该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主要讲述在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意裔美籍白人保镖托尼阴差阳错被爵士黑人钢琴家唐聘用为司机,一路从纽约开始一路南下举办巡回演奏的故事。
绿皮书在影片里是雪利用来记录行程的小本,在历史上,早在1962年,由于白人运动的猖獗,导致黑人地位愈发低下,很多餐厅和旅店根本不接待黑人。于是,黑人邮递员维克多·雨果·格林编写了一个小册子,上面记录了可以接待黑人的餐厅与旅店,方便同胞生活,以他名字命名的“GreenBook”也被...
电影《绿皮书》的时代背景就是1962年的美国,那个美国南方还存在着种族隔离制度的时代。《绿皮书》讲述了一个意大利裔白人司机Tony和黑人音乐家DonShirley一路按着1936年一位黑人邮差编写的黑人出行安全手册《绿皮书》驱车前往种族情绪更…
《绿皮书》电影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而成,说的是1962年的美国,有一名黑人钢琴家一个白人小混混做司机,两人一路南下做音乐巡演的故事。在这里有必要强调一下这个年份,正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最,白人黑人矛盾最激化的时候。
第一次看《绿皮书》的时候竟不是很能理解电影所表达的内容。对此,我特地去查找了一下相关的历史书籍,了解完后又看了一遍《绿皮书》,意犹未尽,突然就get到了电影的精炼、干脆又能引人深思。这也算是我给《绿皮书》打5分的原因之一。
《绿皮书》采用了双男主的模式,你很难说托尼和谢利谁是更加突出的男主角。二者的角色通过种种细微的表现和细节刻画得极为成功,人物的一颦一笑、措辞动作神态甚至微表情都极其到位,当电影结束,伴着对真实故事的幕后注解,你甚至能够觉得两个人的友谊就在你眼前延续下去,人物从银屏...
2019年2月25日,种族主题《绿皮书》荣获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此后在中国内地仅上映四天就拿到1.25亿票房,获得"20年来中国内地金像奖作品票房冠军"殊荣。《绿皮书》的成功不止是奥斯卡种族电影的一次完美"突围",也是场经典的跨文化传播仪式。
电影《绿皮书》以真实事件为依据,讲述了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黑人平权运动的前夕,美国正处于种族歧视严重的阶段,一位才华横溢的黑人钢琴家为了能够顺利完成位于美国南部的巡回表演,雇佣了一位粗鲁莽撞的白人司机为其保驾护航,一路上雇主与雇工、黑人与白人的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