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颖教授毕生从事稻作科学研究、农业教育事业达40余年,1926年他在广州郊区发现野生稻,1933年发表了《广东野生稻及由野生稻育成的新种》,论证了中国是栽培稻种的原产地,否定了“中国栽培稻起源于印度”之说。
他一生撰写了140多篇水稻研究论文,主编《中国水稻栽培学》等著作,其研究成果成为栽培稻种起源的重要学说之一,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认可,被学界称之为“中国稻作学之父”。.“回国21年来,我的研究追随丁颖、卢永根两位院士,不搞花架子,踏踏实实...
丁颖(1888—1964),字竹铭,别名君颖,是我国现代稻作科学的奠基人,高等农业教育先驱,中国共产党党员。1924年毕业于日本帝国大学农学部,回国后曾任广东大学农科学院教授,中山大学农学院教授、系主任、院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山大学农学院院长,华南农学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首…
丁颖教授一生撰写了140多篇水稻研究的论文,这些论文已由农业出版社出版了《丁颖稻作论文选集》。此外,还主编了《中国水稻栽培学》等著作。为了继承和发展他的学术成就和高尚品德,在他诞辰一百周年之时,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分别举行了纪念大会和丁颖...
丁颖教授的论文由农业出版社出版了《丁颖稻作论文选集》。此外,还主编了《中国水稻栽培学》等著作。丁颖的学生卢永根1993年11月当选中科院院士,他长期从事水稻遗传研究,曾协助丁颖院士开展中国水稻品种的光温生态研究,主持总结该项工作并参加撰写《中国水稻品种的光温生态》专著。
第一章中国稻作的起源、传播与分化五、中国稻作的分化和传播(一)稻的文字和稻的分化传播关系“稻”字最初见于金文,作,等形[1],前者从禾旁,同后世稻字已完全相同。甲骨文中未找到稻字。甲骨文中有一个字作,,等形,胡厚宣、唐兰释为“稻”[2],于省吾释为“菽”[3],陈梦家释为...
丁颖教授一生撰写了140多篇水稻研究的论文,这些论文已由农业出版社出版了《丁颖稻作论文选集》,其中《中国栽培稻种的起源及其演变》、《中国水稻品种对光温反应特性的研究》、《水稻分蘖、幼穗发育的研究》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日本学者渡部武主编的《中国的稻作起源》一书将丁颖称为“中国稻作科学之父”。1957年,作为中国农业科学院首任院长兼任华南农学院院长,丁颖在华南农学院给高年级学生讲授专业补充课,内容是中国栽培稻种的起源演变和中国稻作区域划分,深深吸引了卢永根。
丁颖教授(1888~1964),字竹铭,别名君颖,是我国现代稻作科学的奠基人,高等农业教育先驱,中国共产党党员。1924年毕业于日本帝国大学农学部,回国后曾任广东大学农科学院教授,中山大学农学院教授、系主任、院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山大学农学院院长,华南农学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首…
1927年,丁颖在老家附近的茂名县公馆圩租下60多亩稻田,筹建了我国第一个稻作专业研究机构——南路稻作试验场,以育种为主,同时开展灌溉、施肥、气象、稻作分类等研究。丁颖亲自带领雇佣的农民下田耕作,在茂名县推广水稻良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