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绝大多数科研人员以发表顶刊论文为荣,那么顶刊论文能与顶级成果划等号吗?大量的调查研究已指出,用论文相关指标(论文数量、被引次数、高被引论文、影响因子、ESI排名等)衡量成果质量(创新性和价值)的做法不靠谱,因为其一是两者之间缺乏必然联系,其二是反例比比皆是。
任何科研人员,都希望自己的论文被更多的人看到、被更多的人认可,这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因此,若有人说自己不想在顶刊上发表论文,原因大概有三:其一是如诺奖得主本庶佑那样的极少数人只在乎顶级成果而不在乎成果发表的期刊,其二是有些人吃不...
既然绝大多数科研人员以发表顶刊论文为荣,那么顶刊论文能与顶级成果划等号吗?大量的调查研究已指出,用论文相关指标(论文数量、被引次数、高被引论文、影响因子、ESI排名等)衡量成果质量(创新性和价值)的做法不靠谱,因为其一是两者之间缺乏必然联系,其二是反例比比皆是。
因此,对于研究人员特别是正高级职称研究人员而言,不宜再以“顶会顶刊模式”作为自己追求的“大目标”了,而只能作为训练学生的“小目标”。正高级职称研究人员应当不再满足于模仿、改进修正的“从1到N”的研究,而是要追求原始创新、颠覆既有的“从0到1”的研究。
对于学生和年轻研究人员,是否能发表顶会、顶刊论文,确实是一项衡量科研能力的客观标尺。对于他们来说,如果只有一流工作才算成果,那实在是太苛刻了,可能全世界也剩不下几个人适合做科研了。目前来看,用顶会、顶刊论文来评估学生和年轻研究人员
一国的科研实力会反映在顶刊出版数量,但排名不能当作唯一的标准。.科研机构被SCI收录的论文总量,反映整个机构的科研尤其是基础研究的水平;个人的论文被SCI收录的数量及被引用次数,反映他的研究能力与学术水平。.因此,SCI也成为评价一个国家...
由于多文,尤其是顶刊和权威论文,会给科研人员带来巨大利益,这必然诱使其逐渐淡忘科研初心而走火入魔,必然严重削弱其好奇心而增强其功利心,使得其原本不高的创造力严重下滑,从而产出了一大批缺乏智慧含量的鸡肋成果。.长此以往,导致如下...
科研论文TOC&Scheme的设计制作快速制作高质量科研论文插图的基本设计思路与流程,示意图绘制、配色入门、美化图表、论文大图排版、会议展报制作等。学员在老师的带领下练习由简单到复杂的案例,课程结束后学员有能力自己制作Nature等顶刊级别的
发一篇顶刊论文有多难?例如,华中农业大学是老牌211大学,科研实力也是相当的不错,可在前几年才发出了本校历史上的第一篇《nature》。而即便是这一篇,也不是由华中农大自己完成的,因为华农的设备根本不足以支持完成实验,最终只能借用清华实验室的设备,才能完成全部的实验。
其一,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本身多元,并不局限于培养职业科研人员,这从根本上决定了能发顶刊论文的研究生进入任何需要研究生的行业都属正常。研究生教育跟其他层次的学历教育一样,应社会的需求而变化。它本身并不局限于而且早已主要不...
自从国家层面实施破“五唯”政策后,我在不少场合听到一些奇谈怪论,诸如:现在不提倡文了,不提倡发SCI论文了,不提倡发顶刊论文了。当然,这些都是误解,且听我一...
自从国家层面实施破“五唯”政策后,我在不少场合听到一些奇谈怪论,诸如:现在不提倡文了,不提倡发SCI论文了,不提倡发顶刊论文了。当然,这些都是误解,且听我...
4月8日,国际著名顶刊《自然》杂志发表了多篇有中国科研人员参与的文章,其中华中农业大学和密歇根州立大学科研人员合作发表了名为"Aplantgeneticnetworkforpreventingdysbiosis...
一名优秀的青年科研学者,然而却因为一篇科技顶刊《CELL》而被世界科研圈所指责,2012年,获得中科院院长特别奖并且获得吴瑞基金会吴瑞奖学金,2013年,毕业论文又被...
能在顶刊发表学术论文的“学术新星”们不选择继续走科研道路,可惜吗?至少在笔者看来,这不仅不可惜,反而值得鼓励。其一,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本身多元,并不局限于培...
3月11日,国际顶刊《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最新的20篇研究文章,其中至少有四篇文章第一作者为中国高校学者,来自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湖南大学和同济大学等高校。近些年...
考试成绩。国家课题和专利,专著也是。一般人们爱学习,不爱考试。
经数据统计,2013年的时候全世界一共有780万名科研人员,2017年的时候,一整年的时间nature一共发了803篇,而Science上则发表了702篇论文。这也就意味着,能发顶刊论文的科研人,大概...
论文档次查阅,SCI论文用的是国内常说的影响因子,即看期刊的影响因子有多高,国内非SCI收录的期刊...
基础科研的重大突破在科技部不唯SCI论文的大潮流下,2020年3月5日,浙江大学再次在世界顶级科技期刊《nature》发表论文,这是2020年浙江大学收获的第五篇顶级NS主刊论文,一月份两篇《S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