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甲骨文纳西东巴文象形字比较研究姓名:田玲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指导教师:黄亚平20070601甲骨文纳西东巴文象形字比较研究中文摘要甲骨文和纳西东巴文同属古老的表意文字体系,将甲骨文和东巴文进行比较研究,不仅有利于推动...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东巴文化的视觉元素在民族产品包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姓名:林琳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设计艺术学指导教师:万萱20100101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东巴文化视觉元素是中国纳西族人在民族发生、发展的进程中,经过历史的积淀呈现出来的形象性的文化...
1王元鹿;;纳西东巴文计数习俗中所见的原始思维[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三辑)[C];1991年2王彩;;纳西东巴文构建中的客体意识[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3杨甲荣;;东巴文[A];中国民族古文字[C];1982年4和力民;;东巴教与东巴文——论东巴教在东巴文发展中的作用[A...
东巴文能够反映人类文字从表形图画过渡到表意、表音古典文字的完整过程。作为兼有图画和象形文字特征的文字体系,它沿用至今成为人类唯一仍保存和使用着的完整象形文字系统。用东巴文记录的东巴古籍文献,是纳西族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
东巴文被称为世界唯一存活的象形文字,被誉为文字的“活化石”。作为一种表意文字,其形象写意的文风与现代追求直观无障碍识别的需求吻合,它的很多字不需要专门学习就能理解,是一种超文字、超民族的信息符号,在诸多运用中可以起到亲和作用。
(如图1-1、1-2)图1-1东巴文字图片图1-2东巴文字图片图1-3东巴象形文字东巴文是纳西族东巴文化中最重要的传统文化之一,是世界上唯一存活着的图画象形文字,纳西语称其为“东巴文是包含表意和表音的两种造词的图画象形文字,可以看作为一种抽象的
总之,东巴文字是介于图画文字和表意文字之间的象形文字”。东巴文字单字只有1400多个,有200多个派生字,单词有2000多字个,收录582个标音字。纳西东巴象形文字是从木牌画图谱上改造和规范,变成图画的象形文字。
东巴文是丽江地区纳西族的文字,属于象形表意文字类型,包括象形、会意、指事、形声等字体。文字总数约1600个左右。表意方法主要是用一个字或几个字代表一句话,字句从左至右,自上而下。
东巴文被称之为目前世界唯一存活着的象形文字,是人类社会文字起源和发展的“活化石”。.今天的丽江,东巴文的扩散,早已成为旅游产业的卖点、纳西族传统文化传承和转化的亮点、地域城市的标志性特色。.东巴文字总数有1300多个,其表意时形象、生动...
拼音文字占大多数,英语就是,文字只表音,不表意。.象形即文字表意。.而楔形文字,东巴文等则是具体的某时期某地的文字,更为具体。.象形文字是非常早期产生的文字,象形是种很基础的造字方法,就看着东西的样子画出来一个图画符号表示,慢慢形态...
值得一提的是,“玄米茶”包装设计选用东巴文字之间的关系,它提取了东巴文字的表意功能,但未采用东巴文的语法结构。其意图不在于使用东巴文来陈述玄米茶形成...
94东巴文有一千多个文字,带有浓厚的图画味道,是一种介于图画性和表意性二者间的文字,是至今唯一还在使用的象形文字,被誉为“唯一人类文字的活化石”。但是东...
论文在诚恳吸收前人对纳西东巴文形声字研究以及古汉字形声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一、界定纳西东巴文形声字研究涉及的概念。描述形声...
确切的说东巴文字是表意文字体系里面的一种图画象形文字,其本身承载着纳西族的原始文化,主要是纳西族东巴教的教徒书写东巴经使用,所以称为东巴文。东巴文字从字形来看,有些字...
内容提示: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纳西东巴文献用字研究——以《崇搬图》和《古事记》为例姓名:黄思贤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汉语言文字学指导教师:王元鹿200...
内容提示: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纳西东巴文献用字研究——以《崇搬图》和《古事记》为例姓名:黄思贤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汉语言文字学指导教师:王...
东巴文是丽江地区纳西族的文字,属于象形表意文字类型,包括象形、会意、指事、形声等字体。文字总数约1600个左右。表意方法主要是用一个字或几个字代表一句话,...
【摘要】:本文选取纳西东巴文中形声字意符的类化情况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东巴文形声字类型的概括、类化定义的梳理及东巴文形声字意符构字情况的统计分析,总结出东巴文形声字...
特别是纳西族,所使用的东巴文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表意文字。东巴文主要是东巴僧侣用来指导祭祀活动的。点赞出自:匿名2021-11-1119:34:41相关句子1、一百特别是纳西族,所使用的东巴文是...
10胡文华;;纳西东巴文会意兼声字分析[J];中国文字研究;2010年00期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前3条1王彩;;纳西东巴文构建中的客体意识[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第七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