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董文渊被学校派到大关县任科技副县长,分管林业和科技工作。.董文渊发现,筇竹有突出的生态经济优势,可以有效帮助当地百姓脱贫致富,于是开始研究筇竹。.但刚开始时,他发现学界对筇竹的研究很少,“甚至我们去问老乡这棵竹子年…
1月4日,《光明日报》发布题为《扎根乌蒙27载的“竹子教授”——记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个人、西南林业大学教授董文渊》的文章,关注了西南林大教授董文渊在乌蒙山区扎根27年,带领当地农民通过种植筇竹,脱贫致富的故事。全文如下:乌蒙山区一种濒临灭绝的细小筇竹,在他27年精心...
董文渊教授扎根大关县贫困山区28年,开展科技产业扶贫。先进事迹在2018年2月7日《中国绿色时报》“董文渊:潜心筇竹研究走出‘造血’扶贫路”,11月9日《新华网》“把论文写在竹林里的‘农民’教授…
董文渊共培养硕士生和博士生100多人,其中在大关竹林中做过科研的学生就有80多人,他指导25名学生完成了以筇竹为题的硕士毕业论文,为全国竹产业的发展培养了许多人才。
董文渊:扎根乌蒙27载的“竹子教授”.乌蒙山区一种濒临灭绝的细小筇竹,在他27年精心培育下,变成了带动3.66万人稳定脱贫、15.9万人致富的大产业。.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一批原来只会种玉米的农民,在他的引导下,不仅成为靠筇竹致富的带头人,还参加了...
“筇竹教授”与筇竹的缘分,始于1993年。彼时,刚过而立之年的董文渊被西南林业大学选派到大关县任科技副县长。当地贫穷落后的现状,激发了他想用自己所学结合当地资源找到一条发展路子的强烈愿望。图为“筇竹教授”董文渊检查筇竹生长状况。杜潇潇摄
“筇竹教授”与筇竹的缘分,始于1993年。彼时,刚过而立之年的董文渊被西南林业大学选派到大关县任科技副县长。当地贫穷落后的现状,激发了他...
在董文渊看来,科技进一步凸显筇竹的生态经济价值,全民参与让物种得以更好地保护。两者互动,“既发展了产业,又保护了生物多样性,意义重大”。董文渊期待,未来,还能有更多珍稀濒危物种实现保护与开发的双赢。
感谢冯果教授、尚彩云老师在我读博期间对我们夫妻二人的关心和照顾,您们的无私帮助和鼓励使我始终有勇气面对学习和生活上的各种困难;感谢经济法教研室的卞祥平教授、喻术红教授、张荣芳教授、熊伟教授、孙晋教授,您们在我…
董文渊被授予2018年度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个人称号。众多像朱有勇、董文渊一样的专家教授,把论文写在云岭大地上,用科技成果为贫困群众推开了一扇扇致富门。
同时,他认为科学研究的目的是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需要科技工作者深入田间地头亲自示范,让群众去学习,“研究出来的东西,无论是论文还是论著,不是要束之高阁,而是要去推广。”董文渊说...
在帮助大关发展筇竹产业的同时,董文渊团队的科研论文也写在大关竹林中。“我的博士论文和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都是在大关筇竹基地完成的。”董文渊扶了扶眼镜说。...
同时,他认为科学研究的目的是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需要科技工作者深入田间地头亲自示范,让群众去学习,“研究出来的东西,无论是论文还是论著,不是要束之高阁,而是要去推广。”董文渊...
图为“筇竹教授”董文渊带领团队检查筇竹生长状况杜潇潇摄从零开始,董文渊先后主持完成了中欧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ECBP)专题“天然筇竹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研究与示范基地建设”...
27年来,董文渊率领科研团队活跃在大关及昭通林区,先后完成了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ECBP)“天然筇竹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研究与示范基地建设”专题等10多个有关筇竹的研究项目,...
5月28日上午,我校董文渊教授在大关县木杆镇漂坝村杉树坪竹林基地进行筇竹幼林生态高效抚育技术现场培训,通过实地操作,指导苗族群众掌握筇竹幼林管护关键技术。...
中新网昭通10月6日电题:“筇竹教授”董文渊扎根乌蒙山28载:下“竹”功夫以竹富民作者木小满“筇竹全身都是宝。笋可以吃,竹秆可做成手杖、工艺品、家具……”提起筇竹,董文...
图为“筇竹教授”董文渊检查筇竹生长状况。杜潇潇摄“最开始也考虑过茶叶、核桃等产业,但要么是受地域限制产业覆盖面不大,要么受生长年限限制短时间内无法解...
同时,他认为科学研究的目的是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需要科技工作者深入田间地头亲自示范,让群众去学习,“研究出来的东西,无论是论文还是论著,不是要束之高阁,而是要去推广。”董文渊...
图为“筇竹教授”董文渊检查筇竹生长状况。杜潇潇摄“最开始也考虑过茶叶、核桃等产业,但要么是受地域限制产业覆盖面不大,要么受生长年限限制短时间内无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