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董仲舒以《春秋》之义认可甲的改嫁,但并不是以经义替代法律。通过以上对董仲舒“春秋决狱”六佚案的分析可知,董仲舒并未置成法于不顾,而是在尊重成法的前提下,根据案件的客观表现以《春秋》中所含的价值观对成法中的一些法律概念进行解释。
春秋决狱制度的弊端及进步意义研究.摘要:汉代儒学者类似于董仲舒等将具有人道主义的儒家经义里面所蕴含的原则和理念运用到法制建设之中从某种程度而言是一种符合当时社会的情况的进步性措施,但由于此种制度我们用现在的眼光和正义来审视它的确...
汉律儒家化及其影响——以董仲舒春秋决狱为考察对象.doc,汉律儒家化及其影响——以董仲舒春秋决狱为考察对象第29卷第4期V01.29No.4西藏民族学院(哲学社会科学J殴)2008年7月—OfTibetNation—alitiesInstituteff)hiloso~nhyandS0cialsciences1lulv...
”于是“春秋决狱”之风盛嚣尘上。董仲舒有关的断狱案例曾被汇编成《春秋决事比》,在两汉的司法实践中经常被引用。“胶东相董仲舒老病致仕,朝廷每有政议,数遣张汤,亲至陋巷,问其得失,于是作《春秋决狱》二百三十二事,动以经对。
春秋决狱”作为传统社会一项特殊的法律制度,是以儒家经义为标准,以道德说教为方式,将情理法三者相互结合的司法活动,在中国法律史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且影响久远,对当今国家治理模式的完善仍具借鉴价值。一、”春秋决狱”的内涵及其历史沿革”春秋决狱”一词最先是作为书名使用...
春秋决狱”的提倡者为汉武帝时期的大儒董仲舒。那时,廷尉张汤每每遇到与伦常相关的疑难案件,便向董仲舒请教。董仲舒便以儒家经典(特别是《春秋》)所载的古老判例、故事或某种原则来予以裁定,并作《春秋决狱》二百三十二事,隋唐后基本失传,部分案例散见于古籍之中。
汉代最早提出“亲亲相隐”并用以决狱的是董仲舒。《通典》卷六十九《礼二十九》载有董仲舒《春秋决狱》的一个案例:时有疑狱,曰:甲无子,拾道旁弃儿乙养之以为子。及乙长,有罪杀人,以状语甲。甲藏匿乙,甲当何罪
董仲舒这样决事比——《判词经典》之三《春秋决狱》又称“决事比”。什么是“比”?《礼记》王制注云:“已行故事曰比。”颜师古曰:“比,以例相比况也,他比,谓引他类以比附之,稍增律条也。”什…
一般认为,“春秋决狱”的始作俑者是西汉的董仲舒。[]自董氏首倡后,“春秋决狱”成为汉朝司法审判制度的一大特点,同时也成为中华法系儒家化的一个重要标志。那么这样一种特殊的制度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呢?
论汉代的“春秋决狱”制度.doc,云南警官学院毕业论文题目论汉代的“春秋决狱”制度专业法学年级2010级区队五区队学号4100724姓名邓美琴指导教师徐明霞职称教授完成日期2014年6月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论文的作者曾受过四年的正规法学本科教育,这项论断也曾成为作者本人头脑中不可质疑的真理。然而,当作者历经五年的法院司法实践,再回高校读书,面对西汉董仲舒...
【摘要】:事实判断之儒家立场和成文法之法家性质的矛盾导致西汉疑狱、春秋决狱应时而生。西汉经学背景为春秋决狱提供人才、受众等因素,形成决狱运作实施的结构成...
本文标题:(法律史专业论文)西汉董仲舒“春秋决狱”六佚案之当代法律语言解读.pdf链接地址:https://renrendoc/p-31227085.html当前资源信息仙***...
fI771758饭旦大学举校代码:10246学号;022027011硕士学位论文西汉董仲舒“春秋决狱”六佚案之当代法律语言解读院系(所):专业:姓名:法学院法律史梁志强指导教师:...
论文的作者曾受过四年的正规法学本科教育,这项论断也曾成为作者本人头脑中不可质疑的真理。然而,当作者历经五年的法院司法实践,再回高校读书,面对西汉董仲舒...
摘要春秋决狱,自其出现以来,就成了众矢之的。当代的法学学术界也几乎是盖棺定论的认为:春秋决狱开古代中国司法擅断之先河。但是,当我们抛开这种想当然的断论,透...
春秋决狱是我国古代一种有重要影响的断案方式,它在整个封建社会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它的流传和延续与儒家思想法律化存在密切联系,春秋决狱也正是儒家思想法律化最强有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