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督摄六根净念相续论文
佛即是觉者,众生皆有觉性,即是佛性,觉性在耳能听,在眼能看,在意能思,在身能触,在鼻能嗅,在口能辨别诸味,诸觉了能知之性源从佛性,督摄六根,静念相续久则明心见性,渐次照破五蕴,直至无上正等正觉。这个过程叫行深般若波罗蜜。再读读心经。
作者:无畏光明精舍主人【论文】“云何观佛功德庄严成就?观佛功德庄严成就者,有八种应知。何等八种:一者座庄严。二者身庄严。三者口庄严。四者心庄严。五者众庄严。六者上首庄严。七者主庄严。八者不虚作住持…
此文讨论的仅限于大乘佛法的修证次第。实际,任何大乘教法的修证次第,皆是五道十地。包括汉传佛教的净土法门,当然,应当是真实的净土法门,记录在世亲菩萨《无量寿经优波提舍》中。此论中的“愿生偈”是真本《…
一.『般若经』──甚深之一切法空「佛法」演化到「大乘佛法」时代,空与空性,成为非常重要,可说是大乘佛法的核心。大乘法门,是以发菩提心,修菩萨行,圆成无上佛果为主题的。然在因行──发心与修行中,是不离空观与空慧的;果证──菩提与涅盘,也是不离空性的证得。
韩镜清文集《成唯识论述记》《成唯识论疏翼》卷三·二十五、离阿赖耶生死不成【论文】三·三七八又契经说:诸有情类受生、命终,必住散心,非无心、定。若无此识,生、死时心,不应有故。【疏翼】第二引经申其…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概述《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出自《楞严经》第五卷,由于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的提倡,成为中国净土宗五经一论中的一品经。在楞严会上,释迦牟尼佛询问诸大菩萨进入禅定、获得开悟的方法,大势至菩萨说他以念佛方法修学成功,其关键在于“都摄六...
金刚经(注音版)┊金刚经·持诵仪轨┊地藏菩萨本愿经.西方发愿文┊地藏懺(拼音版)┊放生仪轨┊佛七仪轨.(南传)上座部.上座部佛教念诵集(玛欣德尊者译)故事/漫画/绘本.PDF-BOOK下载.佛陀一生01┊佛陀一生02┊佛陀一生03┊佛说法句经01┊佛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