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science上著名论文
Science前几年发过一篇非常有趣的文章:“吃瓜群众”的比例,对群体最终的“决策”有很大影响。.文章的模型很简单:一种小鱼分两组,第一组偏好的方向是,第二组偏好的方向是(两个都是向量)。.各自偏好的强度,由向量的“长度”刻画。.在[1...
2018年中国科学家在Nature、Science、Cell上发表论文68篇!近年来,随着国家科研经费投入增加,中国基础科学研究进步显著,取得了非常多的研究成果,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中国科学家发表的高水平学术论文也越来越多,包括著名的Nature...
Science办得风生水起,却亏得一塌糊涂。1882年3月,随着爱迪生的撤资,Science停办了。买下它的人是著名的亚历山大·贝尔,电话的发明者。在贝尔的手中,Science短暂地成了美国的「科技频道」,以报道各类科学学会和会议动态著称。
原标题:经历上百次修改,这所985高校诞生首篇Science!.发一篇顶刊有多难?.不论是研究生一作,还是课题组合作,发一篇CNS论文到底有多难?.当你领略了上海交通大学的首篇Science是如何成功发表的,就会发现一篇顶刊论文,离不开好的idea、论文写作能力...
《Science》由(AAAS)美国科学促进会于1880年创刊至今,以周刊的形式出版,是国际上著名的自然科学综合类学术期刊,在世界学术界享有盛誉,其被引文量的影响因子始终高居SCI收录的同类期刊的前几名,旨在发表全世界最好的科学论文,报道...
投稿被录用的原则是论文必须对科技进步有大范围的贡献。.如果内容狭窄,就会被退稿,建议另投专业杂志。.(一)《Science》选用稿件过程.来稿必须简洁明了,应让不同学科的读者看懂。.《Science》优先考虑内容新颖,且具有跨学科意义的文章。.稿件首先...
Science和Nature杂志论文异同简述.比如科技论文基本以3种形式出现:(1)学术论文:《Nature》:Articale;《Science》:Researcharticale;(2)研究报道:《Nature》:Letter;《Science》:Report;(3)通讯:《Nature》:Correspondence;《Science》:Letter。.研究文章较长,一般可…
NATURE(《自然》)英国著名杂志《Nature》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性科技期刊,自从1869年创刊以来,始终如一地报道和评论全球科技领域里最重要的突破。.《自然》杂志每周只发表200篇论文中的8%左右,因此它的评选标准非常严格。.2017年,10768份投稿中,只有820篇...
最近注意到Science等著名期刊上有Perspective类型文献,但是各个期刊区别蛮大,Nature和PNAS上的perspective感觉就是综述的一个类型,Science上的则不一样,要求1000字以内。国内著名刊物NSR上也有相似的文献类型。不知道各位如何看待...
在世界著名刊物如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一篇重要文章,对于某一学科而言,其意义不亚于在国际体育比赛中取得一块金牌。2.发表SCI论文的多少和论文被引用率的高低,是国际上通用的评价基础研究成果水平的标准。是招聘、提升、考核、评奖的重要指标。3..
Nature、Science分别公布2019年度十大杰出论文和十大科学突破!分类:教科研动态Nature、Science分别公布2019年度十大杰出论文和十大科学突破!打开下面链接,...
颜教授课题组的青年教师黄卫说:“现在想想这个图很简单,但那个时候要在一张白纸上画出来,真是太难了。”同年7月再次投稿Science。这一次,Science接受了,但要求对论文再作修改。到最...
今日,读了Science上的一篇论文,感觉很受启发,特别是对我分析网络结构大有裨益,这里分享一下。这篇论文探讨了一个基本问题:HowDoestheMindGetSoMuchfro...
[精]史上最牛Science杂志至今唯一一篇中文论文只看楼主收藏回复07级外星人名师6如果遇到一个学化学的TA那就跟TA结婚吧沙漏*,海之韵,红,Kevar摘要在这...
了解以上信息,做好准备,那么你就可以准备给《Science》投稿了,当然,也要相信自己,才能最终发表成功,期待看到你的文章哟!好了,以上是皮卡丘关于“如何在《Science》上面发表文章”的...
Chen,L.(1982).Topologicalstructureinvisualperception.Science,218,699-700.当然不止这一篇:...
2016年2月5日,我校博士后雷明星以第一作者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Science》发表了观点研究论文《Aging,alopeciaandstemcell-Intrinsicepigeneticstatusand...
昨天查文献时突然搜到了高中的一个同学在《Nature》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我在QQ上给他留言以表祝贺,远在大洋彼岸的他还是那么谦逊:“谢谢!隔行如...,科学网
molecule.WuJY,WenL,ZhangWJ,RaoY.这应该是他作为通讯作者在science上的唯一一篇研究性论文。
《Science》杂志接收论文后,刘晓玲在随笔上写下了这样的一段话:科研之路充满艰辛,永远是一条荆棘之路,身后为万丈深渊,只能是永攀高峰,否则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上帝在关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