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对太阳中风证认识论文
资料来源:贾春华.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的追问——以《伤寒论》太阳中风证及桂枝汤为案例.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43(7):553-556摘要:一个凭借肉身感知的时代,欲知机体内部的变化只能是“司外揣内”“由果析因”,并通过隐喻认知的方法表达出来。
太阳中风就是说太阳病并且另外兼有脉缓(这个脉缓,它就有脉浮了,脉浮缓)。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这是太阳中风的症候。他说太阳病有两大类型,一个就是中风。中风怎么认识,也离不开脉和症候。
首先,上篇对宋本《伤寒论》“方后注”的具体内容进行全面总结:1.通过分析《伤寒论》方药数目及源流发展的研究现状,辨析附方、附药的临证意义,及经方方名对仲景“以法统方,方证相应”思想的体现,总结提出后世结合药性理论研究《伤寒论》的基本特征。.2...
太阳病从本寒化包括太阳中风证和太阳伤寒证。太阳中风证是因卫气竭,抗邪无力所致。故仲景立桂枝汤化气调和阴阳,启迪少阳之阳热,助卫气生发以驱邪。太阳伤寒证是由于太阳之气本寒太盛,少阳阳热所发出的卫气被寒邪所遏导致,故立汤发汗解表以散
姚梅龄伤寒症候分类纲目.doc,WORD整理版专业学习参考资料【第一篇太阳病】太阳病,是指人体太阳经的病变。太阳经,包括两经两腑。两经即足太阳膀胱经与手太阳小肠经;两腑即膀胱腑与小肠腑。太阳经经脉禀天之阳气最足,应天之巨阳而为人身巨阳,故太阳经脉为三阳之经,亦即太阳经具...
6月20号演员潘粤明发布了一条用针灸放血手法最终改善他的父亲“脑梗症状”的微博。然而事情还没有结束,第二天他就道歉了。是什么原因?我继续翻了翻微博。原来是网友对流程是否符合“医学规范”存有质疑。其…
中医针灸毕业论文范文.doc,中医针灸毕业论文范文中医针灸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长久以来的医学经验与理论知识的积累,是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瑰宝。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医针灸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中医针灸毕业论文范文一: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临床...
学习《伤寒论》心得体会08级中西医临床20xx013036谢海旋中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大三的时候开始学习经典,更是深有体会。而今有机会在毕业前再次选修经典,这对未来工作将会有莫大的…
①通过学习太阳病的脉证提纲,中风、伤寒和温病三类太阳表证之间的异同,以及太阳病传变与否的判别依据等内容,全面认识太阳病的基本脉证、分类及预后。②通过对本节的学习,能够掌握太阳病表证、太阳病里证的主要脉证及治法方
主治方面,清代医家大大扩展了《伤寒论》中含有毒性药物的经方的主治范围,如仲景使用含有附子的真武汤治疗太阳误汗伤阳证和少阴阳虚水泛证,清代医家用之治疗痰饮、汗证、腹痛、呕吐、咳喘、中风、阴斑等;再如仲景使用含有半夏的小柴胡汤治疗少阳枢机不...
浅谈伤寒论之太阳中风症教学提纲_基础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精品文档浅谈伤寒论之太阳中风摘要:本论文主要谈了下太阳中风证的临床表现及病及分析以及方药用法,对以后的...
对《伤寒杂病论》"太阳病证"的认识导出收藏分享纠错作者:杨韵琪[1]第一作者:杨韵琪作者单位:宁夏医科大学,750004[1]期刊:《特别健康》2019年26期221-222...
此证具有汗出,脉浮缓的特征,故又称为表虚证。这是对太阳伤寒证的表实而言,并非绝对的虚证。以上就是中医诊断学:太阳病症之太阳中风证的全部内容,由医学教育网...
中风病的早期必有发热汗出恶风寸脉浮缓尺脉弱的症状体征,这样的病象称为太阳中风证,这样的病证使用桂枝汤最为合适。太阳中风证仅仅是中风病的早期表现,而疾病都...
试论桂枝证与太阳中风证的关系.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2页文档大小:152.41K文档热度:文档分类:论文--期刊/会议论文文档标签:试论桂枝证与太阳中风...
此外,太阳中风证在本条只提恶风,实则仍为恶风寒,因为恶风与恶寒只是程度的轻重不同,前人虽有中风恶风,伤寒恶寒之说,但临床上不可把恶风与恶寒作为区分中风与伤...
太阳中风证临床表现:发热,恶风,汗出。太阳伤寒证临床表现:发热,恶寒,无汗,头身疼痛,脉紧。太阳中风证以外感... .new-pmd.c-abstractbr{display:none;}更多关于对太阳中风证认识论文的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鉴别太阳伤寒证与太阳中风证最有意义的是()A.有无头痛B.有无恶寒C.有无发热D.有无汗出E.有无恶风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太阳伤寒证与太阳中风证两证鉴别的要点在于“有汗”、“无汗”,“脉浮缓”或“脉浮紧”。太阳伤寒证以寒邪犯表为主,寒性收引,腠理闭塞,故无汗;卫气不宣,故脉浮而紧...
鉴别太阳伤寒证与太阳中风证最有意义的是()单项选择题鉴别太阳伤寒证与太阳中风证最有意义的是()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