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对威尼斯宪章认识论文
1982年,《威尼斯宪章》由清华大学教授陈志华介绍到中国。《威尼斯宪章》第十一条认为,古建筑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初建时的价值,还取决于它在历史变迁中的添加、去除的东西——去除和添加的东西都是历史的痕迹,有的改动可能都是一种价值的体现。
这些国际文化财产保护行动促进了建立文化财产保护国际原则的进程,促进了1964年《保护和修复纪念物和遗址的国际宪章》即《威尼斯宪章》的形成,这一宪章得到了当时国际文物保护界的支持,并成为1965年建立的世界最重要的非文物保护专…
当时一批从事历史建筑保护的国际专家在会议上通过的这个文件,它反映了当时国际社会对文物、历史建筑保护基本的原则的认识。《威尼斯宪章》提出的对文物保护的原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认为是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其中一些原则直到今天也没有过时。
301MovedPermanently.nginx
当前,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已经有不少像《威尼斯宪章》一样被世界各国广泛接受的国际性准则,但是各国之间观点不一致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
1215年6月15日,在贵族反叛中失利的英国国王约翰与25名男爵签署《大宪章》(MagnaCarta),全文共63条,规定:国王征税必须得到“全国人民的一致同意”,意即需要获得贵族会议通过,贵族与的权力不受国王的侵犯;全体自由民享…
与1964年的《威尼斯宪章》、1972年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6年的《欧洲建筑遗产宪章》和1987年的《华盛顿宪章》等相比,我国的...
1.规划与人文精神.城市规划的人文精神是在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会议第四次会议发表的《雅典宪章》中提出的,里面提出的城市功能分区原则影响了现代城市规划将近半个世纪。.这种功能主义的原则,一方面向古典建筑学派提出挑战,使城市规划、建筑开始从古典的放射、圆形广场一类形式主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功能主义又使城市规划、建筑逐渐陷入机械主义...
《威尼斯宪章》是1964年5月31日从事历史文物建筑工作的建筑师和技术员国际会议第二次会议在威尼斯通过的决议,包含“任何一点不可避免的增添部分都必须跟原来的建筑外观明显地区别开来,并且要看得出是当代的东西”,“补足缺失的部分,必须保持整体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
《威尼斯宪章》是对各种文物保护理论和大量文物保护实践的全面总结,它全面系统地对文物保护的认识、概念、指导思想和技术方法做出了比较细致的描述,为文物保护工作奠定了...
威尼斯宪章指导思想和现实意义提要:《威尼斯宪章》是西方文物保护理论发展和文物保护实践的总结,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文献。其核心基础是对历史古迹(文物)的...
《威尼斯宪章》对于遗产保护中国际主义的思想有着明确的阐述“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人类价值的统一性,并把古代遗迹看作共同的遗产,认识到为后代保护这些古迹的共...
它体现了《威尼斯宪章》的基本原则,发扬了《威尼斯宪章》的精神。它反映了中国文物古迹保护自身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澄清了中国文物古迹保护中存在的观念性问题。《中国文物古...
小故事大智慧——对《威尼斯宪章》和《奈良宣言》的解读_专业资料。一、概述之前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引起我对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一些思考。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
《威尼斯宪章》是西方文物保护理论发展和文物保护实践的总结,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文献.其核心基础是对历史古迹(文物)的认识——包含文物本体和相关环境,其指导思想是保护...
历史遗产保护的原真性——从《威尼斯宪章》和《奈良宣言》谈起.pdf,历史遗产保护的原真性从威《尼斯宪章》和《奈良宣言》谈起杨鹏(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
文化遗产的概念更多地加入了传承与发展的内容。《威尼斯宪章》作为一个兼容、开放、发展的系统,既是这四大趋势的最初产物,也是这四大趋势遍布全球的基本推动力。当代中国的文...
《传承与展望:<威尼斯宪章>发布五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主要内容包括:作为记忆过程的文化遗产、关于哈尼梯田可持续发展策略的点滴思考、真实性标准和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在...
就现代遗产保护根源、发展、哲学思考等方面分别展开,这些学者以非英语国家为多,基本都有着丰富的保护实践和管理方面的经验,思考角度也很多元,很有意思,比如波兰学者AndrezejTomas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