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学认知理论的现代心理学解析.本文收录于普门学报:第十八期/论文唯识学认知理论的现代心理学解析林国良(上海大学副教授)唯识学包含着丰富的心理学内容,但唯识心理学的基本范畴,既有与现代心理学的范畴同义的...
明确地说,唯识学强调的“境”是作为认识对象也即认识所要把握的“境”。认识对象与纯粹客观存在不完全相同。唯识学把前者称为“内境”,后者称为“外境”。在唯识学的认识论中,对“境”的把握很关键。笔者认为,以往对唯识学内容把握困难,很大的...
唯识学认知理论的现代心理学解析林国良唯识学认知理论的现代心理学解析(本文载于黄心川主编《玄奘研究——第二届铜川玄奘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内容摘要本文用现代心理学的知识…
唯识学认知理论的现代心理学解析-林国良.要:本文用现代心理学的知识对唯识学的认知范畴进行了剖析,进而对唯识学的认知理论作了总结和概括。.本文首先对想心所进行分析,指出了想心所的各种类别,分析了想心所与前五识和第六识结合时所起的不同...
唯识学考察认识与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我们获得唯识的中道正见,然后落实于空性禅修,完成生命品质的转化。本书由宗慧、演如记录,安隐整理成文。另附八篇论文,是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教学唯识期间写就的,都是关于唯识典籍的研究,附录在此
这是唯识学对直觉认识原理的研究,极其重要。综上所述,二分在不同层面性质不同。1、在唯识存有(显现)层面,二分是显现的基本结构。如果对此相分进行否定,即是对唯识显现之内境的否定,这不符合显现之基本机制。
读到傅新毅先生《感性与知性之划界:一个唯识学的视角》(以下简称“论文”),有些不同见解,姑记于下。1、六识三性容俱论文说:“前五识事实上还为五俱意识所引生,并因此而具有了善、恶等三性。否…
唯识学考察认识与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我们获得唯识的中道正见,然后落实于空性禅修,完成生命品质的转化。本书由宗慧、演如记录,安隐整理成文。另附八篇论文,是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教学唯识期间写就的,都是关于唯识典藉的研究,附录
word格式论文经验论和唯理论在认识论上的对立与统【摘要】经验论和唯理论在关于知识的来源、认识的方法或逻辑(逻辑学论文)、认识的可靠性问题上,都存在着根本的分歧。
《成唯识论》种子说探析.pdf,目录绪论5第一章种子要义7第一节种子说的建立7第二节种子六义9第三节种子与第八识的关11...
唯识学的认识论在佛教哲学思想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在关注人的存在价值的宗旨下,它既是佛教认识论发展的最高成就,又是通往以涅为目的的意义世界的途径。...
研究了一段时间的唯识学,我把里面八种识提取出来形成了一张图表,对喜欢哲学、心理学等等学科的可以拿去研究。作者最新文章带大家认识《唯识学》里的心与识简要介绍:四圣谛苦、集、...
本文认为,就廿一世纪的中国佛教而言,唯识学的修行理论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唯识五位的修行学说既有严格的次第,又有丰富的内容,结合时代需要,对这一理论予以总结...
·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第12-13页·研究意义——唯识学是对人类认知的重新解读第13-16页3认知结构观:八识心王说第16-27页·认知的结构-八识心王第16-21页·前五识:...
如来藏与唯识学关系问题之分析(慧仁)天台别教与唯识古学(刘朝霞)唯识三性与台宗止观(本悟)中观应成派对唯识学三自性思想的批判(海慧)三种佛性与真实——摄论师的佛性、一...
第六届吴越佛教唯识学研讨会论文从哲学维度看唯识学的理论实质与实践意义从哲学维度看唯识学的理论实质与实践意义胡晓光在与知是哲学的主题可以说一切哲学都是...
你要哪个方面的?唯识学有很多地方是缺乏理论支持的,比如人在梦游的时候,以及说梦话的时候,是哪些心...
太虚大师是倡导唯识学的。那时我在缙云山读书,他给我们讲过唯识学,也讲过人生佛教。要改造心灵,走上佛的道路,必须把人做好。他有两首诗,一首就是:“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