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对治嗔恚的烦恼障,用忍辱来治它。.佛说,‘汝等比丘’:你们这些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若有人来’:假使有这样一个人来,来到这儿干甚么呢?.‘节节支解’:他想要把你四肢都给断了,令你节节支解。.释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时候,做...
嗔恚心,有三点坏处,对治嗔恚,有一条妙招!.人生在世,几乎每个人都在追求安逸的同时,躲避痛苦。.我们大多数人,都将安逸与痛苦,归咎于外境能否满足自己的期望。.佛门文化之中,对此却另有一番解释,释迦牟尼告诉世人,境随心转,所有痛苦的...
一.人生的大病究竟是什么呢?我现在要告诉各位,人生的大病,在佛法里说,就是时时刻刻盘据在我们心中的贪、嗔、痴。身体上的病痛,可以请求医师来医治,但心理上的大病,再高明的医师见了也会束手无策。为什
哪些心理可以叫做嗔恚?嗔恚有什么样的过患?我们又如何去对治嗔恚之心呢?什么是“嗔恚”《成唯识论》中说到“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嗔是佛教中几大根本烦恼之一嗔的产生与作用与贪正好相反
读阿含经的时候发现个疑问,为何三不善法有时候是”贪嗔痴”,有时候是“欲恚害”?于是花了一天时间在北传阿含经中对相关的关键词进行检索。下面就对文献分析做一些总结:一.两组概念中的“…
戒定慧是对治贪嗔痴的方法。佛家有所谓“贪、痴、嗔”三念:1.贪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大乘义章》卷五说:“于外五欲染爱名贪。”就是指的这个意思。佛教认为,众生生活于世间,以眼、耳...
遭违缘而心无嗔恨也。唯识论六曰:‘云何无嗔?于苦苦具无恚为性,对治嗔恚作善为业。’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收起更多回答(2)其他类似问题2013-12-11佛教是宗教,佛学是作为佛教的理论...
如何对治嗔恨心修“安忍”对治“嗔恚”《古尊宿语录》中有一个问答:寒山问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我,该如何处之乎?”拾得答曰:“只需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此百。以门称者。乃入大乘之门。是知此乃性相二宗之关要。凡义学者未有不明此法而能穷诸法门者。以古补注。但直取论文为注。是则以论解论。岂初心所能入耶。以不知所本故也。以向来本论无释。故从前相沿至今耳…
佛陀的做法看似简单,却充满智慧,面对破口大骂的婆罗门,释迦沉默以对,结果对方的辱骂,就如同吐向天空的口水,最终落到了骂人者的脸上。所以,如果每当遇到不如意的境地,心中能够不起嗔恚...
三毒中的嗔是最毒的,可以说是“毒之根”。因为人发嗔心不但会伤害自己,也会伤害到别人,是双重的罪恶。当嗔恚心生起时,我们该如何去对治呢?看看阿姜查禅师是这样开示:你必须有慈悲心...
比丘,又怎样精勤观察对治嗔恚之心呢?和别人相处怎么能让自己不生气呢?此人首先要用慈悲之心,经常观察造恶的众生。世间之人性格反复无常,脾气时好时坏,这样的人常常没有安全感,对什么...
②以慈悲观对治嗔恚有的人经常无端发怒生气,恼乱他人;有的人看到别人行善,他不欢喜,看到他人行恶,他生嗔恨;有的人说,这个人我不喜欢,这个地方我不喜欢,这个时候我不喜欢;有的人总认...
当嗔恚心生起时,我们该如何去对治呢?看看阿姜查禅师是这样开示:你必须有慈悲心,打坐时若嗔恚心生起,当修慈悲观。若别人行持不好或发脾气,不要因此而生气,否则,你比他更无明。要心怀...
阿姜查尊者:嗔恚生起如何对治要散发慈悲心于整个世界,唯有慈悲才能化解嗔恨。文/阿姜查禅师阿姜查尊者答:你必须有慈悲心,打坐时若嗔恚心生起,当修慈悲观。若别人行持不好或发脾气...
单项选择题内心起嗔恚,要以()对治。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瞋心一起,于人无益,于己有损;轻亦心意烦燥,重则肝目受伤。须令心中常有一团太和元气,则疾病消灭,福寿增崇矣。”《(正)对治瞋恚等义》十、不愚痴而多闻增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