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建筑论文研究,本文是一篇建筑论文研究,基于对敦煌莫高窟保护与利用的问题前人已经涉及到了诸多方面,但是其保护与利用之间矛盾依然难以平衡,本文在对莫高窟保护与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之后,借鉴国内大遗址保护与利用方面的实际经验提出,首先,敦煌莫高窟应该跳出...
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阐释了文化景观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及其研究对象;第二章是对研究区域敦煌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概述;第三章通过史实考证等方法,考察了敦煌从西汉建郡到隋代的人口变化情况及边塞军镇的形成与发展,分析了在这一过程中长城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敦煌,不仅是西北沙漠里的一片绿,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弘扬”的“敦煌样本”--理论
近20年来,敦煌研究院在文物保护方面完成了60余项保护科研任务,完成石窟、土建筑遗址保护工程4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国际刊物40余篇,国内外学术会议论文80余篇,出版文物保护专著7部。
敦煌研究院自诞生之日起就自觉以保护、研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自己的崇高责任。“从常书鸿先生开始,莫高窟人始终有一种把这座人类文化瑰宝保护好的使命担当。国家把这么大的一个遗产地交给我们,必须承…
而敦煌一地所出便占其二。其中敦煌塞上木简是指斯坦因在敦煌长城遗址采集的数百枚木简。20世纪90年代初,敦煌悬泉置遗址考古发掘又获汉晋木简数万枚。这些科学发掘的木简资料极大地充实了敦煌文化的内涵。敦煌文化...
《敦煌研究》2020年第6期目录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与传承创新研讨会专栏守护文化之根弘扬莫高精神——团结一心把敦煌研究院建设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的高地/樊锦诗坚定文化自信,携手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坚持立德树人,培养传承创新一流人才/严纯华
樊锦诗回忆说,2014年是敦煌研究院建院70周年,“那一年,我也快退休了,想着要把前辈们怎么开创事业的精神总结一下”。那年9月,时任院长樊锦诗在敦煌研究院建院70周年纪念大会的讲话中,首次凝练表述了“莫高精神”,其核心内涵就是“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
文化圣殿·人类敦煌|四大文明交汇之地,一生必到一次的地方.世人对于异域东方的全部想象。.“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
敦煌人探索出了一套科学的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程序和规范,广泛用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修复,形成了一套科学的敦煌壁画数字化工作规范,制定了文物数字化保护标准体系,完成了敦煌石窟211个洞窟的数据采集,130多个洞窟的图像处理、三维扫描和虚拟漫游
文秘帮敦煌文化论文范文,一、走上敦煌学研究的道路邹兆辰(以下简称邹):郝老师,您好!三十年来我们一直都在历史系工作,对您还是比较了解的,所以这次我们不谈其...
文化遗址论文投资敦煌正当时导读:关于免费文化遗址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文化遗址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文牛金霞摄宋亮“我和戈壁有个...
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立敦煌市。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敦煌,历经沧桑,几度盛衰,步覆蹒跚地走过了近五千年漫长曲折的里程。悠久历史孕... .new-pmd.c-abstractbr{display:none;}更多关于敦煌遗址论文的问题>>
借鉴国内大遗址保护与利用方面的实际经验提出,首先,敦煌莫高窟应该跳出封闭式的保护管理模式,扩大展示开放面积,对景区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重塑全流程的服务体验...
2008古遗址保护国际学术讨论会暨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区域研讨会论文集沙漠化对敦煌市文物古迹的影响(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蔓:近几十年来...
《居延敦煌汉简出土遗址实地考察论文集》共收录研究论文24篇,涉及居延敦煌古遗迹,古遗物的考察研究,及居延汉简,武威汉简,敦煌悬泉汉简,额济纳汉简等重要简牍文献的文本解读和...
分类号:TU9810710-2010141027硕士学位论文敦煌故城遗址价值审视及保护利用策略研究苏继红导师姓名职称李成副教授申请学位级别工学硕士学科专业名称城...
【摘要】:敦煌地区自汉代开始有确切的文字记载,被正式纳入汉帝国版图开始,确立了它在中华和世界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丝绸之路的畅通和汉朝的重视,使其迅速发展。位于敦煌...
论文成果当前位置:中文主页>>科学研究>>论文成果11.《大地湾遗址第二期遗存分析》,《大地湾遗址研究文集》,敦煌文艺出版社,2016年。第一作者点击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