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二氧化碳光电催化还原论文
在催化反应中,上述金属通常也被用作助催化剂以提高催化效率。其中,以Au、Ag为代表的贵金属基助催化剂在CO2催化还原方面表现出了优异的催化性能。Cheng等人34构建了一种Au负载p-GaN的光阴极材料,研究了其在光电催化CO2还原方面的性能。
光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研究进展.作者简介:尹双凤,1996年在北京化工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99年在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获得硕士学位,2003年在清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6年晋升为湖南大学教授。.2008年至2009年在香港浸会大学和日本综合工业技术研究所...
接着从光电化学(PEC)和MPEC两个角度分别展开探究,系统研究了PEC和MPEC驱动的CO2电化学还原过程。在PEC系统中,-0.4Vvs.RHE时负载Ni单原子的硅纳米线光阴极对CO2RR具有最优的选择性,FECO达80%以上,通过调节电位,生成气的CO:H2比例可在0.1~6.8范围内调节。
景欢旺团队:卟啉修饰的光阴极用于光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近日,《催化学报》在线发表了兰州大学景欢旺教授团队在光电催化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工作报道了卟啉镍共价修饰的锐钛矿光电阴极与钒酸鉍阳极在外加-0.6V电压和一个太阳光辐照下高效生成单一甲醇产物并释放氧气,电池的光效率...
老师要定课题了,让做光电催化还原CO2(主要是电化学方法),不知道这个方向好不好做,本人科研能力一般(确信无疑,对实验只是不反感,但是热爱不起来)。实验室有光催化氢气的基础,但是不熟悉。到底要不要做这个课题,求兄弟姐们指点迷津啊。
一般半导体光催化剂上的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的典型过程由五个步骤组成:光吸收,电荷分离,CO2吸附,表面氧化还原反应和产物解吸。第一步是吸收光子产生电子和空穴对。用入射光照射光催化剂,激发电子从价带(VB)到导带(CB),在VB中留下相等数量的空穴。
CuO纳米粒子复合电极及光电催化还原CO_2的研究.【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能源需求日益增长,大气中二氧化碳(CO2)的排放量也随之激增,预计到2030年CO2排放量约为423亿吨。.CO2是引发“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导致全球变暖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
光/电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及同步二氧化碳还原的研究.刘闪闪.【摘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的问题也日益严重。.其中废水的大量排放和温室气体的不断排放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近年来,以SO_4~(·-)为基础的高级氧化工艺(AOPs)被认为是处理...
总之,光电催化技术可以结合光催化和电催化的优势,提高CO_2催化还原反应效率,为清洁、绿色利用CO_2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本文依据光电催化CO_2还原反应基本过程,从光吸收、载流子分离和界面反应等三个角度综述了光电催化反应的基本强化策略,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本论文以单金属位点催化剂作为材料基础,通过构建理想的结构模型来阐述材料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间的构效关系,为设计高效的CO2光电还原体系和相关应用提供新的途径。论文研究内容如下:1、氮掺杂石墨烯负载单位点Snδ+实现高效稳定的电催化...
该文是一篇综述性论文,是由MOF领域的大牛,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Yaghi,OmarM教授团队完成的,讨论了MOF在CO2光催化还原领域的应用及其展望。目前被引频次88次。图3.MOF的几何结构...
..24光催化还原二氧化碳的进展摘要温室气体CO2是全球变暖的一个主要原因,利用太阳能将CO2还原为烃类等有用资源将对环境保护和人类生活带来巨大的好处。...
该论文是一篇综述性论文,是由武汉理工大学余家国教授团队完成的,讨论了助催化剂在CO2光催化还原领域的应用及其展望,目前被引频次151次。2.YuH.,etal.Three-in-OneOxygenVa...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筹),大连116023摘要介绍了光电催化(PEC)分解水和还原CO2的基本原理、研究进展。探...
其中光电催化还原技术结合了光催化和电催化各自的优点,是非常有前景的转化技术。一方面,可以利用其光催化活性,在光照条件下激发电子,减少外界能量的输入,降低能耗;另一方面,...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王江云课题组,设计出一种可以基因编码的光敏蛋白质,成功模拟了天然光合作用系统吸收光能,催化CO2的还原的功能,有望成为一种高功效还原剂,应用于太阳能转化、...
CO2光电还原催化剂的及其性能研究下载积分:2000内容提示:学位论文独创性说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其取...
化学与化工学院颜廷江教授与多伦多大学GeoffreyA.Ozin教授合作在太阳能光催化还原CO2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分别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子刊《NatureCommu...
其中,第一篇论文的第一作者为上海电力大学与同济大合培养的博士生唐军英同学,第二篇论文第一作者为上海电力大学2021届硕士生顾婧雯同学,郭瑞堂教授和潘卫国教授...
其中,光催化技术的研究步伐日渐加快.这不仅体现在光催化材料种类的增加,更体现在以光催化为基础的多场协同催化,特别是光热耦合作用成为增强光催化性能的一种高效、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