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中最精彩的七个比喻影响了整个东方文化《妙法莲华经》在大乘经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它具有独特深远的哲理和文学艺术般的语言。法华经中用了大量的比喻,来阐明甚深难解的哲理,被称为法华七喻。
《妙法莲华经》譬喻文学之研究[作者:谭惠文【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文献属性】[***]国立中正大学,中国文学系,1996年度,硕士学位论文【文章标题】《妙法莲华经》譬喻文学之研究【英文标题】AstudyoftheparablesliteratureofTHE...
《妙法莲华经》是佛教天台宗宗奉的重要经典,但在佛教典籍中却很难把它归于某个具体的类别,因为它没有任何具体实在的内容,按照牟宗三先生的观点,《法华经》“本是批判疏导之大纲,本无特定之材质内容,特定之材质内容皆在他经,乃所已知而预设者,若不精熟他经,不能了解法华。
第1章《法华经》简介第13-25页·《法华经》之译介及流通第14-19页·《法华经》传译情况第14-15页·《法华经》的三种汉译本第15-18页·《法华经》的现在通行版本第18-19页·《法华经》的经题与科判第19-25页...
进入《法华经》的四种路径.藥王子评论法华经52017-08-2318:24:26.《法华经》是一部奇妙的经典。.如果把佛法比喻为人类思想的王冠的话(别低头,王冠会掉),那么《法华经》可以说就是这顶王冠上最灿烂的一颗明珠了(好俗的比喻⋯⋯)。.这个说法...
【摘要】:《妙法莲华经》被喻为“经中之王”,是大乘佛教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其中的《提婆达多品》以其内容和流通的特殊性,留下了许多未解之谜。本文即以《提婆达多品》为研究对象,结合古人注疏论着和今人研究成果等资料,通过重新梳理、分析、总结,试图取得更接近历史真相的推论。
《百喻经》产生于公元150年以前,那时大乘经典已陆续出现,随后大乘佛教诞生。大乘佛教思想在《百喻经》中也得到了反映,如《送美水喻》故事中说“如来法王,有大方便,于一乘法,分别说三”,这是对《法华经》思想的阐述。
禅宗思想渊源第八章《法华经》与禅宗思想《法华经》,全称《妙法莲华经》,妙法意为佛陀所说的教法微妙无上,莲华比喻经典的纯洁无瑕。该经产生于公元前后的古印度,后秦鸠摩罗什于公元406年将它译成汉语,共7卷27品,后人增添为7卷28品。另有晋译隋译两种,流传
一、诸宗共尊的经典《法华经》具称《妙法莲华经》,在中国先后六译,而三阙三存,即是第三译的《正法华经》,第五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莲经》,第六译《添品妙法莲经》,盛行而久行不衰的则为罗什三藏的译本。
则是在《法华经》译出之后(2)。尤其是在鸠摩罗什的《妙法莲华经》译出后不久,其中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即有以《观音经》名单本别行。此后,各种以“观音”为名的经典纷纷现世,观音信仰也由此益盛。而此种情况很...
《法华经》中共有七种比喻,简称为“法华七喻”,这七喻就像七颗明珠,不但讲明了深刻的道理,而且彰显出精彩的文学性。一、火宅喻在《法华经》第三品《譬喻品...
然后,佛把门一关,再把桌子一拍,“我要灭度了,现在给你们讲真话”,这就是《法华经》(也就是《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是佛最后八年所讲。《法华经》云“世尊法久后,要...
今天我们学习《法华经》的化城喻品第七,及法华七喻之第四喻-化城喻。释迦牟尼佛告诉诸比丘:在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前,有一位大通智胜如来,具足佛的十号之德,即应供、正遍知、...
就是借用《法华经》火宅喻術示对现实癿批刞、以三车喻代術超脱癿途徂、以化城喻象征觋脱癿境界。对二有请夗问题耄使亰叐尽煎熬癿现实丐界,《法华经》将其比喻为...
【中文摘要】《法华经》的譬喻长期以来为人们所重视或称道。古来即有“法华七喻”之说。事实上,除此之外《法华经》中亦有许许多多各类型的譬喻,令人叹为观止...
《妙法蓮華經》的成立⋯⋯⋯⋯⋯⋯⋯⋯⋯⋯⋯⋯⋯⋯26第二節法華經的梵文抄本、漢譯本與注釋本⋯⋯⋯⋯⋯⋯⋯⋯31一、近代發現的梵文抄本二、現存的漢譯本...
《法华经》一乘妙法的譬喻构成及共审美特征口王丽洁(海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海口571158)谛空、一乘教法、方便思想以及久远释迦思想,一、研究的必要性全部...
唐宋文人从《法华经》中理出了一条对现实的批评并且超脱的途径。那就是借用《法华经》火宅喻表示对现实的批判、以三车喻代表超脱的途径、以化城喻象征解脱的...
于是在不远处,巧妙地变化了一座城。「大家不要丧气,看!前面不就是一座大城吗?」众人一看非常高兴,提起劲来往前行。停留城内期间,大家和乐安稳地生活,好像这里就是目的地了。导师明了...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妙法莲华经卷二,譬喻品第三,为中根稍钝之人以譬喻说法,这一品叫“譬喻品”,譬喻即比喻。因道理深奥,难以理解,故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