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的一个治国之道就是想通过立法来实现,同时结合国君的“势”,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对君主用法和势作了这样的描述:“通过这些法,告诉百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法一公布,君主就必须明察百姓的行为。因为他有势,可以惩罚违法的人,奖赏守法的人。这样
法家“法治”与现代法治之比较【论文关键词】法家“法治”现代法治民主制度化【论文摘要】法家“法治”主张用“严刑酷罚”来统治社会,现代法治与其有着本质的区别,具有特定的全新的内涵。
论儒家与法家法律思想的异同2011级法本法硕学号:1111240065摘要:儒家自古以来是我国的正统思想,其法律思想也被历代君主采纳,主要思想体系包括礼治、德治、人治;而秦朝是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朝代,采用了法家的治国理念,其法律思想包括以法治国、法不阿贵、刑无等级、轻罪重刑。
君主治国,针对的是全体国民,而君子只占全体国民的极少部分,所以,韩非指出,治国之道不能按君子的特点来制定,以君子之道治国只能是一种迂阔而不切实际的空想:“今学者之说人主也,不乘必胜之势,而务行仁义则可以王,是求人主之必及仲尼,而以世之凡民皆如列
法家明确反对儒家的德治,将其排斥在政治领域之外。同时,与儒家对君主提出道德要求相反,认为君主之德与社会治乱没有关系。而法家之所以重法,反对德治,在于他们认为人在本性上是自私和功利的,必须以强制性的法加以规制。法家虽然反对德治,但并不完全是非道德主义。
法家的治国之道1、制定法律:“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法的作用是约束百姓的行为。而君王拥有权势可以惩罚违法之人,可以奖赏顺服王法的人。通过赏罚来督促百姓的理论依据是人性趋利避害。
中国先秦道家的著作《道德经》是春秋时期思想家、哲学家老子所著,它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著作,是华夏文明传承了两千余年的一部奇书。《道德经》只有五千多字,放在今天也不过是一篇论文的长度,然而这部经典却言…
@经商鞅之后,“依法治国”成之道》中规定,从事商业活动的人和入赘之男人,以及在群众为法家思想的重要传统与进化,而“依法治国”思想在《商君中不能带头耕种土地的,就被充军,而且将军对这些被充军的书》中得到了集中体现,《商君书》中明确提出
一。“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礼之,此所以乱也。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王以文学取;犯禁者诛,而群侠以私剑养。故法之所非,君之所取;吏之所诛,上之所养也。法、趣、上、下,四相反也,而无…
摘要:韩非子是战国末期法家的代表人物,其法学思想不仅成为当时社会治理的基础,对当前我国的依法治国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对当前社会的法律治理依然具有时代价值。当然,韩非子的法学思想毕竟形成于奴隶社会,有着其自身的局限性,不能全盘接受,必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内容摘要:儒家之“德治,法家之“法治,主张施行严刑重罚,主张赏罚分明,重视权术权势,道家之“无为而治,儒、法、道治国之道平议,参考文献。文档格式:.doc文档...
关键词:刚性管理;治国之道;集权管理;企业多元化;制度化管理;集权控制;管理模式;难三;企业实际情况;现代管理;摘要:<正>一、导论法家的治国之道不同于儒家。如果说...
6邢玉林;论康熙治国之道[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82年03期7刘泽华;先秦法家立法原则初探[J];天津社会科学;1983年01期8卢育三;一个始终合一的圆圈——老子哲学的...
凡事均有度,治理国家不仅要“德治”、“礼治”,适时还应予以合适的刑罚,这样德威并用,才是实现国家兴旺,百姓和谐之道。而法家的“以法治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