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研究论文推介|方维规:“鞍型期”与概念史——兼论东亚转型期概念研究.发布时间:2019-10-18.【内容摘要】科塞雷克的“鞍型期”之说,指称欧洲从早期近代走向19和20世纪,从前现代走向现代的“过渡时期”。.他所倡导的概念史,试图从语言视角把握...
方维规:《中国翻译重灾区》这篇文章,网上传得比较多,很多人都知道。所谓“重灾区”,是指西方理论著作的中文翻译。那是10年前写的,话说得比较狠,现在的状况应该有所好转,我看到不少年轻译者译的东西,还是很不错的。
方维规:《“她”字的文化史——女性新代词的发明与认同研究(增订版)》序言作者:文章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点击数:23更新...》杂志曾把他的一篇名为《晚清民初现代“文明”和“文化”概念的形成及其历史实践》的论文...
文章作者:方维规一个有悖史实的生造“衍指符号”——就《帝国的话语政治》中“夷...笔者曾于1997年在哥廷根大学的一次历史语义学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过一篇论文,也论及1858年签署的中英《天津条约》第51款禁止中国人在各式...
方维规概念史是一个近年来受到不少人青睐的研究方法,吸引了不少学者。概念史查考不同文化中的重要概念及其发展变化,并揭示特定词语的不同语境和联想。它所主张的历史视角和考证维度是不同于实证主义研究方向的另一种模式。笔者曾...
方维规:臆断生造的“剑桥学派概念史”.发布日期:2020-10-30原文刊于:.概念史正在中国成为一门显学或已经是显学。不管对概念史有无概念,似乎都能说些什么,至少可以望文生义。.国际学界有一个“惯例”:一说到“概念史”,马上会脱口而出:“德国...
方维规:文学心灵与知识生产的当代使命.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2021-10-19浏览量:3547[简/繁]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方维规多年致力...
方维规:我来回应一下,确实很可惜今天每个人只有25分钟,最近我有一篇四万字的新文章,将发表在最近一期的《东亚观念史集刊》上,题目是“概念史八论”,里面有一论就是英国的剑桥学派,谈论概念史与剑桥学派的“语言”和“话语”,其中也谈到普考克与科塞雷
观念史、概念史、关键词专题引言方维规.2011年10月,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合作举办了“近代中国知识转型与知识传播,1600-1949”国际学术研讨会。.潘光哲君递交了那次会议文献中最长的论文:“西方政体类型知识‘概念工程’在...
作者:方维规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年:2020-6页数:351定价:54装帧:精装丛书:乐道文库ISBN:9787108068392内容简介······历史沉淀于特定概念并凭借概念成为历史。没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中心概念,便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历史观。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方维规多年致力于文史哲领域的跨学科研究,相关成果在比较文学、文学社会学、概念史、海外汉学等多个学术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无论是“比较文学形象学”,还...
方维规2011年10月,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合作举办了“近代中国知识转型与知识传播,1600-1949”国际学术研讨会。潘光哲君递交了那次会议...
方维规1概念史(Begriffsgeschichte)首先在西德登上学术宝座并获得国际声誉,曾被不少西方学者称为史学研究的一个方向。它的价值淋漓尽致地体现于八卷本大辞典...
方维规,1957年出生于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本科毕业留校任教,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中德联合培养研究生。1986年至2006年在德国学习和工作,获哲学博士学位和...
方维规。孙江对概念史的定义有不同见解。在2008年9月3日,孙江最早在《中华读书报》发表关于概念史研究的文章时,他还搜不出专门讨论概念史的论文。十年过后,概念史研究成为热点,...
再加上学生真正用在论文写作上的时间还远远不够,或者原先的论文设计就有问题,为开题而开题,最后写起来就更难了。《中国社会科学报》:针对这些现象及存在的...
方维规:我来回应一下,确实很可惜今天每个人只有25分钟,最近我有一篇四万字的新文章,将发表在最近一期的《东亚观念史集刊》上,题目是“概念史八论”,里面有一论...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导:方维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
方维规著《概念的历史分量:近代中国思想的概念史研究》细致梳理若干重要概念在近代中国的译介、形成和变迁,并从概念的古今流变和中西日互动等角度,为中国概念...
概念史研究方法要旨方维规.pdf,概念史研究方法要旨方维规概念史是一个近年来受到不少人青睐的研究方法,吸引了不少学者。概念史查考不同文化中的重要概念及其发展变化,并揭示特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