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非均相催化臭氧处理制药废水的研究姓名蔡少卿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环境科学指导教师戴启洲201106浙江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非均相催化臭氧处理制药废水的研究摘要臭氧氧化技术是水处理高级氧化技术的一项重要分支本文研究了单一臭氧氧化、臭氧活性炭及...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简易、廉价的脱除或降解废水中DMF的技术。.本论文主要研究非均相Fenton催化剂氧化降解废水中DMF的技术,重点探讨了以活性炭粉末负载铁的非均相Fenton催化剂氧化降解废水中的DMF工艺。.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为文献综述,主要概括了目前...
非均相手性催化剂的、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刘健.【摘要】:手性催化剂的及应用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均相手性催化反应一直占据手性催化领域的主导地位,成千上万种手性配体以及催化剂已经能够实现包括CH、CC、CO和CN...
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自然-催化》(NatureCatalysis2021,DOI:10.1038/s41929-021-00576-3)上。非均相催化剂由于存在各种缺陷、台阶、转角、晶面等,表面的活性组分处于不同的局域配位环境,导致出现多活性位点并存现象及由此造成产物选择性...
近期,我院程修文教授课题组在探索高效稳定的非均相PMS催化反应体系构建策略方面取得系列研究进展。.基于相关理论分析,课题组确定LDHs和PBAs因其整体性与内部坚固的骨架而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且因其内部可同时组合多种类、多价态过渡金属而具有良好的...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基本上兼具无机物非均相催化剂与金属有机配合物均相催化剂的优点,它不但具有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腐蚀性小,而且容易回收重复利用,且稳定性好。.对于负载型金属催化剂,每个过渡金属原子都是活性中心,催化剂...
近日,重点实验室吴长征教授课题组和吴恒安教授课题组合作,将电催化活性金属溶解于熔融态镓中,成功实现了非均相催化剂表面活性位点的均相化,将二氧化碳还原产物甲酸的选择性提高到95%以上,相关成果于3月11号在线发表在《自然•催化》杂志上(NatureCatalysis2021,DOI:10.1038/s41929-021-00576-3)。
最近投了篇文章,做的是负载Lewis酸作催化剂方面的工作。审稿人有一条意见是问未负载的Lewis(溴化锌)是否溶于其中的一种反应物(反应没有另外加溶剂,该反应物常态下是液体),未负载的溴化锌是否就是均相催化剂?对于均相与非均相的判断,我一直不是用活性组分是否溶于反应物或溶剂中...
上面说了,催化剂的作用有两个:(1)改变反应路径(2)降低反应能垒。.(这是对正催化剂而言的,就是提高反应活性、反应选择性的)。.但是在水溶剂中,如果一个物质有-O-H键,-N-H键,那么它会与水形成氢键;而水本身也会形成氢键网络,因此这时水的...
非均相钯团簇催化相关论文发表于Angew李漫波课题组成立组内活动更多>欢迎2021级新生课题组聚餐安徽省第一届催化学术会议第32届化学年会2021年元旦组内聚餐...
相关论文(和本文研究主题相同或者相近的论文)[1]王会,闫志国,郑明,等.分子模拟方法在非均相催化领域的应用[J].石油化工,2008,37(5):522-527.[2]居沈贵,曾勇平,姚虎卿.吸...
2020年5月,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期刊发表了我院FunMat课题组在非均相类芬顿催化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OxygenvacancymediatedsurfacechargeredistributionofCu-sub...
大豆油环氧化类非均相催化实验分析-应用化学论文-化学论文.docx,大豆油环氧化类非均相催化实验分析-应用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
摘要本文综述了金属有机骨架(MOFs)作为一个多功能的超分子平台开发的非均相催化剂用于各种有机反应中,尤其是用于液相反应中。以下是在有关各种金属有机材料催化...
第42卷第6期2014年3月广州化工Vo1.42No.6Mar,2014GuangzhouChemicalIndustry非均相Fenton反应催化降解聚丙烯酰胺水夏敏,杨清,吴雁6105...
INDUSTRIALWATER&WASTEWATER工业用水与废水Vo1.48No.1Feb..2017非均相催化臭氧化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程晓东,禚青倩,余正齐,李本高(石油化工...
10胡劲松;;高性能非铂电池纳米催化剂的研究[A];2016淮海绿色功能材料论坛暨第三届徐州清洁能源材料论坛摘要集[C];2016年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前10条1戴长庆;铂、...
论文基于多孔性非均相催化臭氧化的“吸附-催化降解”机理,对臭氧化过程中的吸附动力学和臭氧氧化动力学模型进行了系统评述,对目前已有的相关研究结果、模型参...
将电催化活性金属溶解于熔融态镓中,成功实现了非均相催化剂表面活性位点的均相化,将二氧化碳还原产物甲酸的选择性提高到95%以上,相关成果于3月11号在线发表在《自然•催化》杂志上(NatureCataly...
该研究探索了液态材料作为非均相催化剂负载基底方面的可行性,为非均相催化剂均相化提供了一种新的表界面思路。中国科大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特任副研究员刘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