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保持问题固有的数学物理特征”就能为区域剖分插值近似提供计算精度和收敛性稳定性保证的,更是冯康!实现这些“最早发现”所依据的基本理论不是结构力学,而是冯康论文参考文献引用的Sobolev空间理论,和Sobolev&Mikhlin[2]对于力学变分原理
冯康的论文并没有给出误差估计,这方面的工作由捷克的M.Zlamal于1968年给出(OntheFiniteElementMethod,德国出版的《数值数学》,第12卷,394-409页)。Zlamal(1924-1997)时任捷克布尔诺(Brno)科技大学教授。
冯康早年曾患重病,身体一直不好且不善言辞,但在数学界和计算机界建树极丰,1980年当选为科学院学部委员,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主任...
中国计算数学学会成为后较早成立的全国性学会组织,为中国计算数学事业的大力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发起组织计算数学会也显示出冯康的领袖才能。中国计算数学的元老们1979年11月在广州合影。
冯康的主要成就包括:1965年发表了名为《基于变分原理的差分格式》的论文,这篇论文被国际学术界视为中国发展“有限元法”的重要里程碑;1978年起任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主任;1997年冯康的“哈密尔顿系统辛几何算法”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那篇论文正时他和Gilbertstrang合作完成的。至今仍是计算量最少的一种迭代方法,而且可进行并行处理,是Toeplitz迭代方法收敛性的常用工具。他靠解Toeplitz系統这项成果获得了诸如冯康数学奖,晨兴数学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论文的合作者Gilbertstrang光靠蹭这成果的名也能院士了吧。
冯康曾两次被邀请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做45分钟演讲。.然而,不仅老百姓不知道冯康是谁,就连嗅觉灵敏的记者们也对这个名字十分陌生。.他在9年...
1965年,冯康才在国内数学刊物上发表了《基于变分原理的差分格式》的论文,从而奠定了有限元方法的数学基础。这篇论文是国际学术界承认我国...
冯康铜像。我国第一颗原成功。东方IC供图曾任中科院党组书记的张劲夫在1999年5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的《关于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的回忆》一文中写道:“‘两弹一星’的真正功臣,还有原子能所的著名物理学家王淦昌,物理学家彭桓…
国际数学界根据狄多涅的纯粹数学全貌和岩波数学百科全书,曾综合量化分析得出的“二十世纪世界数学家排名”中,进入前200名的华人有七位,其中前三位是:陈省身、华罗庚、冯康,他们被称作“二十世纪华人数学三驾马车”。
中国当代最伟大的而默默无闻数学家冯康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
冯康还将椭圆方程的经典理论推广到具有不同维数的组合流形,即由不同维数子流形组成的几何结构,这在国际上为首创。他的论文"组合流形上的椭圆方程与组合弹性结构...
本论文通过对冯康院士计算数学贡献资料的系统搜集和整理,深入分析,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计算数学的重要性,了解冯康院士科学的研究方法,严谨的治学态度,锐...
冯康1965年论文的英译版黄鸿慈、王荩贤、崔俊芝等人的文章给出了有限元方法的误差估计,这是文献可查的非常早的误差估计结果,但是在较强的解的光滑性假定下获...
1965年,中国数学家冯康发表论文《基于变分原理的差分格式》,创造了有限元方法并奠定了其理论基础。()此题为判断题(对,错)。查看答案搜题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冯康—一位杰出数学家的故事【打印正文】
1965年,中国数学家冯康发表论文《基于变分原理的差分格式》,创造了有限元方法并奠定了其理论基础。()此题为判断题(对,错)。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您可...
在这些人里,有一名中国科学家十分突出,而且,名字里也有一个“冯”字。这位“中国冯”,便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优秀的数学家冯康。1965年,当时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工作的冯康...
该文提出了有 限元的方法,并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为泛函分析在计算数学中的应用开辟 了道路,成为当代...
1982年,冯康与利翁斯一起主持了“中法有限元讨论会”,冯康与余德浩联名发表了论文《椭圆边值问题的正则积分方程及其数值解》。这是“中法有限元讨论会”的两个最主要的报告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