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冯小明课题组(化学实验部分)与深圳湾实验室吴云东课题组(理论计算部分)合作,使用手性双氮氧/铁(II)配合物(冯催化剂),实现了烯烃的不对称自由基碳叠氮化以及双叠氮化反应。.该反应策略可以高效地将一系列a,b-不饱和羰基化合物转化为手...
冯小明院士团队利用其自身发展的特色手性双氮氧钪配合物催化剂与非手性的铁催化剂接力催化的策略,实现了吡啶叶立德参与的不对称[3+2]环加成反应,得到一系列手性的四环氧化吲哚骨架结构,并通过机理研究对该反应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
冯小明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8年获第三届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至今已在国际杂志上发表SCI论文400...
冯小明(兰大化学系1981级校友,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46年建系初期,在著名教育家辛树帜校长的感召下,兰州大学化学系汇聚了张怀朴、袁翰青、常麟定、戈福祥、方乘、王雒文、左宗杞、陈时伟等一批留学回国的知名专家学者,他们作为兰大化学学科的先驱者,为化学系的崛起奠定了...
冯小明(兰大化学系1981级校友,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46年建系初期,在著名教育家辛树帜校长的感召下,兰州大学化学系汇聚了张怀朴、袁翰青、常麟定、戈福祥、方乘、王雒文、左宗杞、陈时伟等一批留学回国的知名专家学者,他们作为兰大化学学科的先驱者,为化学系的崛起奠定了...
在日前举办的“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报告会上,中科院院士、有机化学家冯小明指出,科学研究要做真正意义上的原始性创新,而不是简单...
冯小明:中国有机化学研究的实力是日益增强的(ZhouQ.AdvSynthCatal2011;353:1199–200)。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有机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希望通过加强基础研究带动前沿科学的创新与技术的进步。
冯小明院士课题组针对不对称中发展新型优势手性催化剂、新反应和新策略等核心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在这个完全是对于自然科学中全新事物的探索的课题上,冯院士率领团队扎下根来,脚踏实地,20年来如一日地泡在实验室中幸勤耕耘。
冯小明四川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1-1988,兰州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学习,分获理学学士学位和理学硕士学位。1996年获中国科学院理学博士学位。2013年12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有非常敏锐的洞察力,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思考能力。”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冯小明心中,自己的导师不仅治学一流,教书育人也很有高招。他先后培养出了1名院士、6名“杰青”和4名长江学者,在手性化学领域赫赫有名、屈指可数。
致公党员冯小明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_军事/政治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致公党员冯小明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_军事/政治_人文社科_专业...
冯小明院士也因此收获了不少荣誉。但最意料之外的,还是去年的未来科学大奖。因为,“没有丝毫的预兆”。被称为“中国诺贝尔奖”的未来科学大奖,其评审规则也同诺贝尔奖如出一辙。没有...
由冯小明院士带领的课题组,历经近20年的努力,在不对称方面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其研究组开发的配体从结构上具有很高的辨识度,作为一种少有的“全能型...
”“杰出教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四川大学教授冯小明,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当代高等教育者应当具备立德树人的育人精神,...
从2007年有突破性成果诞生起,此后,冯小明课题组的成果就一发不可收拾。直至如今,成果被国际公认,已是不对称手性催化剂中最为经济、绿色、适用范围广的一种。冯...
冯小明院士长期从事不对称催化及手性药物方向的内容,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迄今,已发表研究论文260余篇,论文他引6800多次,参编多部中英文专著,承担...
摘要:3月28日,冯小明走出实验室,借了间隔壁的办公室,跟记者聊了聊。让他愿意打开话匣子的,是四个字的主题:“科研精神”。冯小明院士几乎从不接受采访。3月28日...
论文DOI:10.1021/jacs.1c0588101全文速览四川大学冯小明课题组(化学实验部分)与深圳湾实验室吴云东课题组(理论计算部分)合作,使用手性双氮氧/铁(II)配合物(冯催化剂),实现了烯烃的...
由冯小明院士带领的课题组,历经近20年的努力,在不对称方面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其研究组开发的配体从结构上具有很高的辨识度,作为一...
由冯小明院士带领的课题组,历经近20年的努力,在不对称方面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其研究组开发的配体从结构上具有很高的辨识度,作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