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佛教文化之汉传佛教论文
汉语与佛教文化浅释汉传佛教中国化的表现及意义2012汉明帝与佛教传入考究赵鹏长春130024)(东北师范大学文学汉传|佛教|汉语当时地位最高的佛教信徒当属汉光武帝刘秀的儿子刘英,《后汉书》中就有说他“尚浮汉魏晋南北朝的佛教与中国文化作者:高祯霙本文荣获纪念范道南奖学金高祯霙一...
李莹:汉传佛教寺院建筑风格的演变.洛阳白马寺,最早的汉传佛教寺院,当时是模仿印度祇园精舍而建,以佛塔为中心呈方形庭院布局。.寺院建筑是佛教外在的表现形式,其演变与佛教思想中国化的过程是完全吻合的。.在这个过程中,寺院建筑追随着佛教的...
佛教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一个佛教文化既传承又创新的过程,是传承与创新的不断互动、相互推进的统一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禅宗和人间佛教是汉传佛教的两个最大创新,对佛教的发展、前进产生了…
汉传佛教按照冯友兰先生的说法,经历了格义的佛教、教门的佛教、宗门的佛教三个阶段。方立天先生将其总结为五个阶段:格义式哲学的产生、玄学化哲学的流行、学派哲学的兴起、宗派哲学的繁荣、心性哲学的合流,提出汉传佛教的中国化经历了形成、鼎盛、衰落三个阶段。
中国佛教由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三大语系共同组成。与会者一致认为,二千年的中国佛教,不是仅指汉传佛教,而是指我国各民族各自根据其文化背景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佛教传统,它们之间又互相传播与影响,共同构成了中国佛教不可分割的整体。
佛教从西汉时期正式传入并逐渐流行于中国社会,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佛教与中国的本土文化相互作用、相互融合,形成了今天独具特色的汉传佛教形制。.作为一种外来文化,从传入到融入中国社会的过程中,佛教不仅成功地保留...
云南佛教:在中国文化发展战略中.编者按:2013年11月1日至3日,云南省佛教协会与大理崇圣寺联合举办2013崇圣论坛,全国著名佛教文化专家、大德高僧发表真知灼见,共论云南佛教在中国国际文化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副编.时,汉传佛教...
提纲挈领、宏观严谨,是汉传佛教祖庭文化研讨的重要表达。凤凰佛教选编了吴言生教授论文的主要观点如下。中国佛教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派别,在隋唐时成熟光大的主要有八宗,即性、相、台、贤、禅、净、律、密。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至今已2000年。它深刻的影响着中国的传统思想和文化。历史上真实的佛教决不是一种孤立的信仰,它一直与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各种哲学思想,民间的风俗习惯,社会道德乃至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结合任一起。
自食其力。后来,中国佛教协会又陆续颁布了一系列的指导性文件,对汉传佛教...[17]《佛教文化》,2003.5,第10页[18]王雷泉《而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佛教》,见《中日第八次佛教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
《佛教与中国历史文化》是著名佛教学者杨曾文先生的论文集,共收入近40篇论文,内容包括禅宗文化研究,中国佛教史研究,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等方面,是杨曾文先生近年来关于佛教研究...
15、南京在中国佛教文化中的地位17、佛教文化的关键词:汉传佛教常用词语解析18、佛教文化的关键词19、佛教文化与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安顿20、佛教文...
《汉传佛教文化研究/禅与人类文明研究丛书5》为香港中文大学禅与人类文明研究中心主办的“第十一届青年佛教学者学术研讨会”和“第八届四地暨国际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选...
大菩文化福建讯2018年6月28日,全国佛教院校联席会暨第七届全国汉传佛教院校学生论文联合发表会在厦门闽南佛学院正式开幕。来自全国40所三大语系的佛教院校代表出席会议,致力加强佛教...
佛教在线江苏讯2019年9月17日,来自江苏佛学院慈恩学院(筹)学生团的大合唱《我和我的祖国》及《歌唱祖国》,在无锡拈花湾君来波罗蜜多酒店畅和堂内激昂唱响,拉开了第八届全国佛教院校...
本书为香港中文大学禅与人类文明研究中心主办的“第十一届青年佛教学者学术研讨会”和“第八届四地暨国际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主题是佛学义理与佛教文化。立刻去评价心中...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前3条1杨荔薇;原始佛教“正法律”的法理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2刘亚明;中国汉传佛教忏悔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3王...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自唐以来成为与儒、道鼎足而三的文化现象,在中华民族的思想多元建构中,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
汉传佛教文化思想在服饰流行中的体现搜索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外,论文中...
春秋至秦汉的不少文物,都表明了中华本文由论文联盟LWlM.COm收集整理文化对纹饰的主动认识与掌握。对于宗教的传播来说,结合到中国文化渊源,纹饰当然是最值得运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