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弗兰肯斯坦与人工智能论文
在《弗兰肯斯坦》掀起的200年的波澜起伏中,1950年代是最高的一次波峰之一,也是人工智能的转捩点。1950年,阿西莫夫在他新出版的一本书中,写出了《机器人学的三则》作为序言,他的这一著名观点被后世更普遍称为“阿西莫夫三定律”,广泛影响后世的科学和文艺的发明与创作。
然而不久,弗兰肯斯坦便发现这是个严重的错误,他制造了一个怪物。于是,他开始追杀这个怪物,怪物也本能的逃亡,双方间发生了许多。SamuelButler的《机器中的达尔文(DarwinamongtheMachines)》一文(1863)探讨了机器通过自…
弗兰肯斯坦,名词,伤害或毁掉其创造者的事物[1]。200年间,弗兰肯斯坦早就脱离了玛丽·雪莱创造的小说角色,先是成为“科学越界”的代名词,然后在流行文化的包装下,成为科幻片长盛不衰的形象之一——“疯狂科学家”。
创造智慧体现有三种方法:生孩子、人工生命、人工智能。《弗兰肯斯坦》和《超能查派》分别对应人工生命和人工智能。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被誉为第一本科幻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叫做弗兰肯斯坦的科研人员,利用…
史上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相信是很多人小时候的噩梦,讲述科学家弗兰肯斯坦利用死人器官拼凑出一个怪物,用电流激活,当怪“人”终于获得生命睁开眼睛时,弗兰肯斯坦被他的狰狞面目吓得弃他而逃,他却紧追…
在艺术作品中,不少人熟悉弗兰肯斯坦的形象——一个在雷电中诞生的人和机器结合的怪物。人们对这些强大却并不良善的力量,通常会感到恐惧。人工智能会不会和弗兰肯斯坦这个怪物一样呢?我们会不会创造一种技术最后毁灭了我们人类?
1818年:玛丽·雪莱出版了《弗兰肯斯坦怪兽的故事》。1832年:巴贝奇和艾达设计了一种可编程的机械计算机分析引擎。1854年:乔治·布尔(GeorgeBoole)开发了一种二进制代数,代表(一些)“思想法则”,发表在《思想法则》。
弗兰肯斯坦告诉我们的,不是害怕技术,而是要爱它。反思技术风险是永恒的时代欲望,至今没有答案,但请不要全怪弗兰肯斯坦一个人。(编辑...
《弗兰肯斯坦》开创了丑和怪在科幻小说中的中心地位。9.理想主义、激进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视角。对于雪莱夫人,法国启蒙运动和大革命,以及那个时代的理想主义和激进主义,并非久远。弗兰肯斯坦和沃尔顿是被赋予特定的理想主义的代表。
·弗兰肯斯坦在200年后“复活”,一位中国的科技狂人成为“现代弗兰肯斯坦”。玛丽·雪莱的小说《弗兰肯斯坦》以“神造人”隐喻“人造人”(非自然人),弗兰肯斯坦成为“现代普罗米修斯”,人代替了神的位置,这是一个关于“非自然人”的划时代的寓言故事。
它确实引发了科学与人类命运的反思。科学有可能创造出人类无法掌控的怪物。每当人类触及到不可控的领域时,脑中就不可避免的浮现出弗兰肯斯坦的阴影。这一小片阴...
人工智能;弗兰肯斯坦传统;生机论;分析哲学;智能范式摘要:2017年由AlphaGo所掀起的人工智能热潮以极其迅速甚至泛化的形式影响着人文学界,但同时也造成了某些经典...
人工智能数据分析数据报告论文期刊专业指导浏览量·59下载量·0PDF929KB2021-07-1021:44:40上传身份认证购VIP最低享7折!版权赛博朋克中的人工智能形象解读——以忒...
《银翼杀手》这一作品从被漠视到被追捧的命运背后所蕴含的具体思想史内容.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梳理人工智能发展史中所关涉到的科学,哲学及其内部发生的范式转型,复兴一种"弗...
《银翼杀手》这一作品从被漠视到被追捧的命运背后所蕴含的具体思想史内容.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梳理人工智能发展史中所关涉到的科学,哲学及其内部发生的范式转型,复兴一种"弗...
2014年,一篇名为《玛丽·雪莱、弗兰肯斯坦和医学的黑暗面》的论文刊登在美国临床与气候学会会刊上,列举了“弗兰肯斯坦恐惧症”的常见触发要素:克隆羊多利,对高...
当今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并开始体现其远超人类的优势性,暗含弗兰肯斯坦式的“怪物”重回人间的预言。该书分析了科学家与怪物的矛盾发展,思考造物主与被造物...
4.生化电子人贝托尔特·迈耶(电影参照:《弗兰肯斯坦》)有心无脑靠义肢,够人工还不够智能这个生化电子人以苏黎世大学36岁的社会心理学家梅尔为蓝本,被誉为“...
我们不难发现,这是很多叙事作品曾描绘过的图景,从《弗兰肯斯坦》到王晋康的《类人》,从好莱坞电影到中国网络小说,类似“脑机接口”“人造人”“机器人统治人类...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范劲从系统论出发,对经典名著《弗兰肯斯坦——现代的普罗米修斯》做了新的解读,从中管窥了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形态以及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