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施蛰存与李拓之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在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的创作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施蛰存的《石秀》与李拓之的《文身》均为取材于《水浒传》的心理分析型历史小说:前者取弗洛伊德的性欲理论,从社会文化与道德层面挖掘人被压抑的潜意识,对人物心理的表现有求真向实的倾向...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方法与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基石就是泛性欲说。他认为把人类一切行为的原动力归结于性欲,即力比多(性生理本能)。此种惊世骇俗的观点自弗洛伊德创立以来,就备受争议,引起不少人的质疑和批评。
一文学创作的动因力比多弗洛伊德认为,文学艺术的发生既非源于人类模仿的天性,也不是出自人们表现情感的愿望,而是源于人欲望!的升华。他把性欲的内驱力称为力比多,用于解释一切精神活动的能…
突出表现在“性欲论”和“力比多性质”等问题上。文章对弗洛伊德与荣格的人格理论进行了对比研究。关键词:精神分析;潜意识;新精神分析;力比多性质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245(2008)04—0037—03法国作家雨果说...
弗洛伊德认为文学创作的动力是力比多,即。荣格将力比多视为普遍的生命力,只是其中一部分,他认为文学创作的动力是个体内心的自主情结。弗氏认为人类从婴儿期就有了性欲,青少年期他们内心深处会隐含着一种不可缺少的欲望即渴望拥有一个极具
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动机的力比多(力比多即性力。这里的性不是指生殖意义上的性,它被称为:“力比多”,泛指一切身体器官的快感,包括性倒错者和儿童的性生活。精神分析学认为,力比多是一种本能,是一种力量,是人的心理现象发生的驱动力。
弗洛伊德认为,“里比多”发展的这几个阶段,直接影响着儿童今后的心理生活是否能得到正常的发展。弗洛伊德还认为,在“里比多”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儿童身上出现了一种重要的现象——恋亲情结。这种恋亲情结,一直影响儿童成年以后的生活和心理。
本论文以弗洛伊德理论的两点自我矛盾为研究中心。其一是本体论结构的悖论。在体系构架上,弗洛伊德理论力图构建一个自足的诠释系统,在内容上超越了理性思维传统,而在结构上沿袭了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思想体系:力比多作为精神活动的根本能量,成为...
费尔贝恩和弗洛伊德在“力比多”的问题上有着不同的看法。弗洛伊德认为:人生的基本动机是寻求快乐。力比多是一种没有理智的、没有目的的、混乱的愿望被满足。快乐寻求实际是力比多被释放。力比多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减
弗洛伊德认为,力比多理论还包括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生的本能表现在饥饿、渴、性、维持生命的创造性力量。童年的待造就的“本我”与“超我”的、变异的“俄狄浦斯情结”等皆属于生的本能,尽管这让比尔受到折磨,但这种痛苦也是维系他生存下去的变异动力。
我们如果在纵向的研究一下弗洛伊德的著作,看一下他一生中在不同学术阶段里对心理动力的解释,我们就会发现,弗洛伊德关于心理动力的观点,的确不是单一的,“力比多”,最低限度也是“力...
读完这本书,我有一种直观的感受,那就是弗洛伊德认为力比多是一种本能,而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这种本能受到了各种不用形式的压抑和扭曲,是本能不能够正常的发展,于...
我们如果在纵向的研究一下弗洛伊德的著作,看一下他一生中在不同学术阶段里对心理动力的解释,我们就会发现,弗洛伊德关于心理动力的观点,的确不是单一的,“力比多...
VOCATIONALTECHNOLOGY职业技术专题研究弗洛伊德力比多理论与20世纪中国社会道德的变迁摘要:本文从20世纪中国社会的道德变迁,出弗洛伊德理论...
论弗洛伊德的力比多理论-教育心理学论文论弗洛伊德的力比多理论赵云龙赵建新摘要:通过对弗洛伊德力比多(libido)概念的产生背景、具体含义的梳理,力比多与相...
龙源期刊网qikan弗洛伊德力比多理论在人发展不同阶段之表现作者:吴昊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7年第02期内容摘要: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生转变的转折点以及稚气未脱与成熟稳重的结合点,大学生身心发展面临巨大的改变.大学生作为高层次人才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性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
你可以理解成人类独有的能量。其用法类似于充电电池。 .new-pmd.c-abstractbr{display:none;}更多关于弗洛伊德力比多论文的问题>>
内容摘要: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是20世纪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学说之一,他提出的力比多理论正是精神分析学说的重要支柱之一。通过对于力比多概念的阐释,以及在...
内容提示:南昌高专学报20昕年第5期(总第72期)2007年10月出版如岍d可h帆ch矾gc越e争№.5(sum72)O“2007力比多消解亲情——张爱玲小说中的弗洛伊德主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