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复式班教学动静结合论文
1王成银;如何优化复式教学过程[J];山东教育;1995年06期2;多级复式教学怎样备课[J];安徽教育;1981年07期3聂明生,刘启权;复式教学中“静”的形式与作用[J];湖北教育;1997年12期4贾德福;提高复式教学质量二题[J];宁夏教育;1993年03期5撒玉霖;刍议复式教学中应遵循的几个原则[J];宁夏教育;2000年10期
这样一来三个班的学生都会同时的动起来,一种动静结合,互换的教学策略就能顺利的进行起来。在复式班的教学中,如果不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那么课程的开展就会互相影响,影响的结果就不是预期的合作学习活动,而是一团乱麻的互相阻碍的学习活动。
特教班三复式教学的实施流程和实施重点-特殊教育论文-教育论文.docx,特教班三复式教学的实施流程和实施重点-特殊教育论文-教育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特教数学论文第五篇:特教班三复式教学的实施流程和实施重点摘要:普通学校中特教班的教学对象...
边远贫困地区农村小学的复式教学--中国期刊网.蔡春芳.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麻家渡镇中心学校湖北竹山442217.摘要:复式教学的采用最开始兴盛于清朝末年,由于当时教育情况的特殊性,导致复式教学一度盛行。.在新中国成立后,复式教学并没有被废除,还...
虽带复式班不多,但体会深刻,感慨多多。千言万语归为两个字:难、苦。一、在难中求进先说难吧,众所周知,复式班教学讲究动静的合理搭配。我今年教一二年级复式班的语文,两个班孩子的年龄都小,活泼好动,表现欲极强。学生学习水平又参差不齐。
表现在:①、对复式教学有较深的把握,认为复式教学不能少,从我县地理环境、国民经济基础、人口发展的趋势、结合新课改精神等方面都需要复式教学的存在。②、掌握复式教学动静搭配的设计,掌握老师直接教学和学生自动作业的时间分配。
复式班教师应充分利用复式教学的特点,把不同年级的教学内容实行合理搭配,打破年级、学科的界限,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科学地灵活地组织教学。.三、转换师生角色,开放课堂,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新课改前,复式班传统的做法是动静机械搭配...
提供“同动同静”复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文档免费下载,摘要:’语文天地教研经纬“同动同静"复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甘肃民勤县苏武教学辅导站(733300)黄培胜[摘要]复式班是指在同一个班级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复式教学相较于单式教学,教师对课堂的控制很难达到完美。
怎样上好复式班语文课复式班课堂教学是一门高超的艺术,好比一个钢琴演奏家,十指以及五官的表情动作不停,教师的学识水平、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等,都必然要在这错综复杂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反映出来,同时,课堂教学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复式教学,为什么会与“落后”甚至“贫穷”挂钩?在实践中遭遇曲折的命运?如今教育改革不断,新理念、新方法层出不穷,这一曾经在中国大地上遍地开花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又是否拥有生存的空间?
三.做到动静结合“动”与“静”不是机械的划分,而是有机的结合,一堂成功的复式教学课都是做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讲练结合”。例如,当数学课一个年级讲应用...
特教班三复式教学的实施流程和实施重点论文目录一、充分做好课前准备二、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三复式教学采用“动静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中“动”指的是...
复式班教学是指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年级放在同一个教室里,由同一教师同时完成两门或两门以上的教学任务。动静结合是复式教学的主要特征。面对多个年级的教学,...
三复式教学采用“动静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中“动”指的是直接教学,“静”指的是作业。直接教学和作业是三复式教学中两个特有的而又经常使用的概念...
特教班三复式教学的实施流程和实施重点-特殊教育论文-教育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特教数学论文第五篇:特教班三复式教学的...
复式教学针对的是不同年级或班级的学生,而我们根据我校幼师自身特点,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分层次“动静”结合的模式。首先跟据学生的入学时间、学习水平,和对...
在课堂教学完成后,教师组织各年级学生分别完成教材后的配套练习。三年级学生遇到不懂或不会的内容,可询问五年级学生,实现动静结合。三、结束语综上所述,在“...
特教班三复式教学的实施流程和实施重点特教班三复式教学的实施流程和实施重点特教数学论文第五篇特教班三复式教学的实施流程和实施重点摘要普通学校中特教班...
采用了文献研究法、观察法等科学研究方法,对新西兰的教学特点、汉语教育以及对外汉语复式教学进行分析论证,为解决在新西兰小学复式班中如何上好对外汉语课这一...
当然,“精”决不意味着浓缩,把语言弄得艰深难懂。更要结合复式教学的实际,学生年龄、年级的实际,对学生已知的东西,一言以概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