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甘肃临洮寺洼文化论文
寺洼文化的陶器其陶质多属夹砂红褐陶或灰褐陶,陶胎较粗糙,内多夹有碎陶末、沙粒和云母片,加入这些可使陶土组织疏松,烧陶过程中使陶器不易破裂,同时,可增加陶土的煅度,不会因火候过高而熔化。陶器表面常杂有灰黑、砖红色斑痕。
原标题:【文化掠影】“寺洼文化”中的文化寺洼遗址鱼口罐寺洼遗址高足双耳罐寺洼遗址阳飏公元前384年,秦献公灭西戎部族狄、桓,建立狄道、桓道二县,为临洮建县之始。战国秦长城的西端起首就在临洮县的三十里墩。寺洼遗址因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1924
①寺洼文化a.分布首先在甘肃临洮寺洼山发现,主要分布在兰州以东的甘肃省境内。b.陶器以“马鞍式”口型的双耳罐为典型代表,还没有发现带彩的陶器,陶器器形有小口或大口两耳高体或矮体的罐、壶、三足鬲、四足鬲、鼎、器盖等...
是今天甘肃临洮县,寺洼,民族风格。老子文化园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无论中国哪个节日,飞升而去,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族望陇西、广河、据史料考证,老子文化园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相对于寺洼文化来说,卡约文化更加吻合。火葬可能为西北的氐、羌在考古学上的不同表现形式提供了线索。2008年至2012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学研究中心对甘肃磨沟墓地进行了联合发掘(图九),经过12次发…
没想到在西北荒原之上,居然藏了一座不输江南的牡丹之乡。也正是这“涣涣西川水,悠悠北岭云”的山水加持,以及“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天赐气候,才让临洮结下了和牡丹的不解之缘。然而,临洮盛产的紫斑牡丹,却和洛阳等地的中原牡丹有截然不同的美态。
寺洼文化遗址,位于甘肃省临洮县衙下集镇衙下村,洮河西岸二级台地上,北距县城约20公里。该遗址因1924年在衙下村寺洼山发现而得名。寺洼遗址出土的器形,以罐最多,罐器都是灰砂粗陶,表面磨光多为红褐色。墓葬多土坑墓,形若覆斗,葬...
1924年,一位瑞士地质学家安特生来到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衙下集镇寺洼山,发现了寺洼文化中的高足七连灯台文物,现为收藏家王海东个人收藏。在一些考古学者眼里,...
1924年,一位瑞士地质学家安特生来到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衙下集镇寺洼山,发现了寺洼文化中的高足七连灯台文物,现为收藏家王海东个人收藏。在一些考古学者眼里,...
试谈寺洼文化高足七连灯台造型艺术之灵魂.doc,试谈寺洼文化高足七连灯台造型艺术之灵魂[摘要]寺洼文化高足七连灯台造型艺术的灵魂是美好的,在中国历史上形成...
临洮县寺洼文化研究会成立短短两年时间,以衙下集、南屏、玉井三乡镇为依托,以服务南部人民群众为对象,团结了一大批有志于经济文化的仁人志士,为家乡建设做贡献。以《寺洼文化...
人民网兰州5月16日电(牟健)16日,第三届马家窑文化节在临洮县马家窑彩陶文化小镇隆重开幕。当日下午,参会领导及嘉宾共同参观、了解了寺洼遗址考古工作进展,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