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格调诗说的现代研究.pdf,明清格调诗说的现代研究香港科技大学陈国球(1917--1949)有关明清的诗学主张,一般研究论述都会举列“神韵”、“格调”、“性灵”之谢。“神韵说”概指清代王渔洋的诗论主张,“性灵说”则以袁枚为代表.也有上及明代的公安三袁;至于“格调说”的范围则较宽...
一、诗学背景与研究背景有的学者将清代中期著名诗论家沈德潜的诗学思想归之为“格调说”,且强调“格调说”所承载的儒家诗教属性。实际上,将沈德潜的诗学思想归于“格调说”并不是很恰当。首先,沈德潜未以“格调”一词来标榜自己的诗学理论,没有像明代“七子派”那样称道他们的诗学理论...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Feb.。2001ShanghaiUniversity(SocialScience)V01.8No.1格调风神神韵——胡应麟《诗薮》的理论特色(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200436)摘要:胡应麟的《诗薮》是明代中期一部重要的诗话著作。
18年考研已经结束五天了,每天早上到了六点二十依旧准时地醒来,醒来却不知道要做什么。图书馆也空阔了许多,索性坐下给后面考研的学弟学们一些经验。看到群里有发18年浙大古代文学真题的回忆版,并且内容非常…
最后一页的目的是加深观众对你的报告的印象。.最后一页ppt通常是随着等待听众提问一起展示的,在这段时间里,有的人听完了想作笔记,有的人想记下你的联系方式以便下一步合作,有的人想要回顾你报告的内容,所以最后一页回到标题页或者停留在结论...
撰写科技论文时应意识到,论文里性别歧视性的语言会让论文格调低下。任何含有不公正性语言或观点的科技论文都不能称为真正的科技论文。有学者已经出书(Schwartzetal.,1995;Maggio,1997)论述如何避免使用性别歧视性或带偏见的语言。
宋代文学:壹第一章宋代文学概说1、陈寅恪说:“中国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宋代文学是宋代文化中最重要的一环。2、宋代社会的特点:宋代从960-1279年,共319年,分为北宋与南宋两个阶…
一、语言简练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讲过一个咏棉诗的故事:有位方知府在自家院里栽了些棉花,请他的幕僚们以此为题吟诗。有些人写得很长,甚至多达数十韵。桐城来的马苏适却只写了两韵、四句:“五月棉花秀,八…
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严羽《沧浪诗话》及其影响研究姓名:朴英顺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中国古代文学指导教师:黄霖2000.10.1中文提要严羽《沧浪涛话》具有较完整的体系和纲领,是宋代以后诗论研究的枢纽,对明、清诗学有深远的影响。
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格调”作为诗论术语,是要求诗歌既具有美的形式,又具有大格局、高境界:前者是“调。的审美含义决定的,后者是...
毛先舒《诗辩坻》格调诗论研究论文目录摘要第3-4页Abstract第4-7页绪论第7-16页一、研究现状第7-13页二、选题依据第13-16页第一章毛先舒格调诗论的历史语境第1...
本文梳理了毛先舒格调诗论的历史语境,归纳了其论诗主张,呈现了其诗学价值。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介绍毛先舒及其诗学思想的研究现状,以此说明选题意义。正...
190李梦阳复古诗论中的“格调”范畴胡剑(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200444)[摘要]李梦阳作为明代中叶的风云人物,其掀起的复古思潮,对后世影响深远。李梦...
关键词:王世贞诗论“格调”摘要:王世贞是明代后七子中核心人物。“格调”是其文学理论体系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即规范的意思,倾向于指体裁和体貌。亦持格调说的...
“调”在诗文评中的连用标志着格调论正式出现,但其含意不固定,有时偏于“格”的含义,是就内容而言的思想境界;有时偏于“调”的含义,是就形式而言的审美性论述...
格高调逸——历史维度中李东阳的格调诗论及其理论价值.pdf,目录中文摘要IABSTRACTII绪论1第一节选题缘起1第二节研究现状2第三节写作思路与论文的难点...
内涵的格调诗论,显示了明清两代格调诗说的发展演变.本文梳理了毛先舒格调诗论的历史语境,归纳了其论诗主张,呈现了其诗学价值.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介绍毛先舒...
朱先生学贯中西,涵养深厚,在诗论的过程中,较着重于中西方诗歌的对比,不是在对比之中见高低,而是在对比之中探讨、互现、吸收与容纳。特别感动于他在第三章时说过...
“格调”作为诗论术语,是要求诗歌既具有美的形式,又具有大格局、高境界,前者是“调”的审美含义决定的,后者是“格”的人格、道德含义决定的。这两个字起初是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