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隔代探望权制度建立论文
从本案谈隔代探望权问题.[王姗姗]——(2013-1-28)/已阅3345次.探望权是指离婚后未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一方依法享有的在一间,以一定方式探视、看望子女的权利。.探望权是法定的权利,是以法律形式对亲情交流和维系的保障,任何人都不得非法干预...
浅谈隔代探望权制度贵州兄弟律师事务所石红旗自建国以来,我国始终没有颁行民法典,也没有制定系统的亲属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体制的变更,带来人们观念上的巨大变化,社会的道德、生活模式乃至家庭结构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必然要有一个更加完整监督和充分保护未成年人及老年...
建立隔代探望权制度是社会发展与进步所需,笔者认为,法律应当赋予祖父母、外祖父母对孙子女、外孙子女享有隔代探望的权利,亦建议,应当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修订相关婚姻家庭法律,增加关于隔代探望权取得、丧失及保护的相关规定,或者发布新的司法
探望权制度是我国新修订的《婚姻法》根据我国社会生活实际增加的一项新制度。对这一制度在理论上应如何理解,实践中应如何运用,都应进行深入的探讨。本文就这一制度产生的根源及探望权的主体、内容、行使及强制执行等问题作粗浅的探讨。
只有尊重和诚信,才能建立和睦、文明、幸福的家庭!参考文献:张红艳.《论探望权制度的构建》[N]探索与争鸣理论月刊,2008-03于东辉.《关于<婚姻法>探望权制度的几点思考》,[N]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8-06
(五)隔代探望权问题实践中,常常有祖辈主张探望权或者祖辈探望孙辈受阻诉至法院的情形发生,对此各地法院处理并不一致。从婚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的文释看,似乎立法仅规定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一方享有探望权。
“隔代情”被“两种挑战”撞了一下腰,人性,南丰县,婚姻法。爷爷奶奶泪流满面:“不让我看望孙子,就是对人性的践踏与挑战!”孩子母亲理直气壮:“没经过我同意探视孩子,就是对法律的...
祖父母正确地行使隔代探望权,本质上既符合探望权的价值取向,也符合社会善良风俗。3.失独老人主张隔代探望如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17)沪02民终1696号民事判决书中,法院认为探望第三代是失独老人获得精神慰藉的重要途径,能够抚平失去亲人的心理创伤,有利于老人身心健康。
涉及人类情感的家事案件有很多共同之处,因此在结合我国国情基础上吸收借鉴外国有益立法及司法经验,提出构建我国隔代探望权制度的法律建议。第四部分从整体制度体系的建立出发...
本文从隔代探望权制度入法的合理性和隔代探望权实践的可行性两方面入手。理论结合实际,对隔代探望权制度的构建进行探究。一、隔代探望权制度入法的合理性在现行法律制...
建立隔代探望权制度是社会发展与进步所需,本文只是对隔代探望权制度一个粗浅的看法和意见。由于是作为年度考核论文,因为时间关系及水平有限,没有能够全面的深入...
2001年修订的《婚姻法》第38条首次以法律形式确立了探望权制度,是我国婚姻法的一大进步.近年来,探望权纠纷以及人们对探望权的诉求变得更加复杂和迫切,特别是隔代探望的需求受...
【摘要】:正2001年修订的《婚姻法》第38条首次以法律形式确立了探望权制度,是我国婚姻法的一大进步。近年来,探望权纠纷以及人们对探望权的诉求变得更加复杂和迫切,特别是隔代...
(三)确认隔代探望权符合立法发展趋势隔代探望权在国外立法中同样是备受关注的问题。探寻国外立法趋势,不仅可以从中发现了确立隔代探望权的合理性,对我...
二、隔代探望权法律视角分析-5(一)我国探望权的法律规定-5(二)隔代探望权入法的必要性-5(三)隔代探望权入法的合法性和可行性-6三、隔代探望权应用现状及保...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和睦的家庭环境以及温暖的亲情,一旦这种稳定良好的状态被打破,父母不能或不愿给予子女更多成长关注的时候,隔代探望权制度的构建对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则显...
为防止探望权主体扩大,可能出现影响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长的情况,笔者认为,可以对隔代探望规定较为严格的制度,对隔代探望权行使的条件进行必要的限制。如可规定一...
由于我国现行《婚姻法》对此并未作出明确规定,也导致了在司法实践中产生了较大争议.现正值我国民法典编纂工作的关键时期,在此契机下,结合国际普遍认可的儿童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