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德和私德》:本文是一篇关于私德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一.在漫长的历史时期,由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五常(仁、义、礼、智、信)引领,有志之士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奋斗不息.传统道德...
从公德、私德关系读《论语》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儒家思想在我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一度成为封建统治者进行思想统治的依据,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论语》作为孔子思想的重要集合更是被奉为经典,其中包含的教育思想,道德思想即使在当今...
首先是《文史哲》2020年第1期刊发了清华大学陈来教授的论文《中国近代以来重公德轻私德的偏向与流弊》。该文重新审视梁启超等近代启蒙学者的公私德之辨,提出近代以来中国最大的问题是“政治公德取代个人道德、压抑个人道德、取消个人道德,并相应地忽视社会公德,使得政治公德、社会...
梁启超开启了以“公德”“私德”讨论中国社会问题与儒家的先河,其后马君武、章太炎、刘师培、蔡元培等思想家对此问题都有所讨论或回应,尽管他们的立场各不相同,解决方案言人人殊,但他们都相信个人的道德品格具有某种统一性,都强调个人品格意义上的私德是一切公私道德的根本和...
中国近代以来重公德轻私德的偏向与流弊.发布时间:2020-07-2815:37所属平台:学报论文发表浏览:次.摘要:按照近代西方学者的定义,个人道德为只与自身有关而不涉及他人的行为或品质,但其实中国古代德行大部分不是纯粹个人的私德,多数是联系着对...
孝行与官德公德与私德间关系的案例分析.pdf,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FUDANNo.32010JOURNAL(SocialSeienees)·学术争鸣·孝行与官德:公德与私德间关系的案例分析李春成(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200433)[摘要]本文...
公德是公民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表现,这既承认了公德与个人道德修养的关系,也无异于承认个人道德为社会公德提供了支撑”,因此培养私德就是当前公民道德建设首要而根本的任务。3、修身自律…
文档分类:论文《乡土中国》读后感“差序格局”思考公德和私德.doc下载后只包含1个DOC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特别说明:文档预览什么样,下载就是什么样。
论文生活休闲外语心理学全部建筑频道建筑文本施组方案交底用户中心充值VIP消息设置客户端书房阅读会议PPT上传书房登录注册<返回首页“重私德轻公德”的道德传统及其现代影响...
“公德”和“私德”这一对概念在我国是由梁启超先生首先提出的。在其著名的系列论文《新民说》(1902-1904年)中设两节专门讨德与私德。他说:“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梁启超的公德-私德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