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理不说了,古生物学的重要性那些也不夸了。选一个你感兴趣的方向去做。最最重要是选个好导师,这是读研究生无论哪个专业都最重要的一点。然后,就在导师的英明指导下,在你感兴趣的方面一路走下去就好了。
所以我认为,曹院士的水平是大牛无疑,虽然学术污点是抹不掉了。除非他真是一路出来这么多paper,那我科研信念是真要崩塌了。(2)他早年搞气功研究是黑点?这次除了被质疑论文P图外,曹院士在1989年发表的一篇气功的论文也被扒出来嘲讽。
季强生于1951年,古生物学家,曾任中国地质博物馆馆长、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所首席科学家,现为河北地质大学终身特聘教授。自1995年以来先后发现许多古生物珍稀化石,推动中国的热河生物群、鸟类起源、真兽类哺乳动物起源和被子植物起源等领域的研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LuyaoZou.个人觉得,相比于天花板,导师和实验室的水平可能更能决定学生的下限。.科研这个东西毕竟还是有撞大运的成分的。.即使是再大的大牛,也不可能每一篇论文都CNS。.成就一篇CNS,漂亮的工作本身可能就要一点点运气,但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包括...
史上最全SCI期刊投稿指南,有这一篇就够了!.SCI期刊是什么?.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SCI最为重要。.SCI(Science...
非专业的古生物学研究者果壳网:3天之内,在《科学》和《自然》杂志上发表两篇论文,你是怎样有这种高效的?郑晓廷:这只是巧合罢了。实际上这两篇论文里的课题,我已经关注和研究了五六年了。在2009年我出版的个人专著《鸟类起源》的这本书...
讲了入门必学的AlexNet和ResNet论文后,李沐发起投票问问大家还想听哪篇论文。Transformer高票当选,李沐火速更新,逐段精读长达一个半小时。李沐给论文精读系列开的GitHub仓库也在不到一周时间狂揽超过1500星,还上了热榜。
天宇自然博物馆中的这具羽毛恐龙是一个全新的物种吗?并不是,它其实是一只尾羽龙(Caudipteryx)。尾羽龙的发现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末,就在大名鼎鼎的中华龙鸟被命名的第二年,古生物学家发现了尾羽龙的化石,相关的研究论文发表在1998年。
“TOP大学来了”小编统计来看,中国科大2021年在《PhysicalReviewLetters》上的发文量高达31篇,其中“量子”相关研究的论文在25篇左右。以通讯作者来看,科大论文主要由“GDP组”(三位大牛!郭光灿、杜江峰和潘建伟)发文,这三个大牛组的发文占了19篇,这一数据可以秒杀中国任一高校!
原创丨本刊记者彭丹妮丨发于2020.8.17总第960期《中国新闻周刊》冷僻的古生物学界,杀出了热门的古生物学家邢立达。2018年,一篇自媒体文章有这样一段话广为流传:能在SCI上发近百篇论文,连很多搞了五六十年的…
7月22日,网红科学家邢立达作为第一作者的一篇文章在《自然》发表后4个月被撤稿让他作为学者的身份被重新探讨和审视冷僻的古生物学界,杀出了热门的古生物学家邢立达。2018年,一篇自媒...
他在《自然》、《科学》等顶级期刊上发表了6篇论文,轰动学术界。《科学》杂志在专访中称其为“恐龙王”。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已是国内好几所大学的教授。实现从“矿头”到“古生物学家...
每年都有,今年是10月在NewMexico,感兴趣可以到时候来找我玩。国内也有古脊椎生物学大会,规模质量都...
分析测试,百科网,中国科学家如何致国际“大牛”从顶级刊物撤稿?,鹏(东南大学物理系教授)PRL(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ReviewLetters)是国际物理学顶级期刊,以...
他在《自然》、《科学》等顶级期刊上发表了6篇论文,轰动学术界。《科学》杂志在专访中称其为“恐龙王”。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已是国内好几所大学的教授。实现从“矿头”到“古生物学...
郑晓廷:我最早发表论文是在2007年左右,是通过一些化石材料,描述一些标本,论文发表在《中国地质学报》、《美国科学院院刊》这样的期刊上。2010年,我在网站上看到《科学》杂志上刊登了...
分析测试,百科网,造假十多年撤稿31篇,这位心机大牛因何过全世界?,日,一条堪比“八级地震”的造假事件震惊了学术圈:一位“心肌细胞”领域大牛——皮耶罗·艾佛...
主题:我服了,我知道邢立达还是因为博士论文瓜被科普的,古生物学大牛,论文达人,一己之力提高学校排名[26]只看楼主【凉蝉《训导法则》成功签约繁体图书】怎么现在全是跟zyl的贴!!...
2021年1月27日,云南大学毕顺东教授、JohnR.Wible教授、王军有等在Nature在线发表了题为“Amonotreme-likeauditoryapparatusinaMiddleJurassicharamiyidan”的研究论文,该...
近期,国际著名学术期刊CurrentBiology发表了云南大学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与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及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合作完成的题为“一个寒武纪早期管居叶足动物”(ATube-Dw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