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0日,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周俊教授应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邀请,来我校开展学术交流,为师生做了“液体、聚合物、非晶固体、界面的统一导热模型”主题报告。周俊教授简介周俊,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于2004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学院物理学学士...
余桂华团队AM:室温全液态金属电池界面化学研究.液态金属电池具有循环寿命长、功率密度大等特点,有望应用在大规模储能器件当中。.传统液态金属电池电极熔点较高,为了保持金属电极在熔融状态,一般需要较高的操作温度(大于240°C),不仅给液态金属...
由我校理学院左彪副教授、王新平教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RodneyPriestley教授,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DavidSimmons教授和日本九州大学KeijiTanaka教授合作,以浙江理工大学(ZhejiangSci-TechUniversity)为第一署名单位撰写的论文于2021年8月...
1关于超亲水界面亲水机理的讨论及新模型的构建金继皓山东大学2016级化学基地班201600111083摘要超亲水表面与水具有很强的相互作用力,将水滴滴在上面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全铺展开,使接触角等于或接近于0°[1]。在自清洁、防污、油水分离
该EDL在化学,生物及材料科学领域都有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水分子的强偶极子性质及分子间的氢键网络结构赋予了水特殊的性质,其中位于固体表面的EDL中界面水的结构引发了广泛的研究兴…
PEO基全固态锂硫电池的发展面临一系列挑战,尤其是电解质的电导率低以及难以消除的穿梭效应,为此成为本论文主要探索和研究的内容。.由于其常温下的离子电导率仍只有10-7-10-6Scm-1,因此本论文将通过增加PEO中的无定型相,降低其结晶性从而提高聚合物电解质的...
短短半个月再发Nature,浙江理工大学首次以第一单位发表重磅成果.最新鲜,最有料的生物资讯!.表面是材料的边界,是与邻相间的过渡区域。.表面分子受到来自材料内部和“邻相”分子的相互作用,处于不对称的环境中,具有区别于内部分子的热力学状态...
固体界面传热分子动力学模拟.pdf,摘要固体界面传热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生:刘亚东指导教师:陈云飞,陈敏华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摘要随着纳米技术、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器件的尺寸进入了微/纳米尺度。微/纳器件形成微/纳机电系统(ⅧMS)的同时,也带来微/纳器件界面传热问题。
二、实验原理润湿是自然界和生产过程中常见的现象。通常将固-气界面被固-液界面所取代的过程称为润湿。将液体滴在固体表面上,由于性质不同,有的会铺展开来,有的则粘附在表面上成为平凸透镜状,这种现象称为润湿作用。
低温固体界面传热过程计算机研究.来源:sblunwen作者:taotao发布时间:2014-07-1107:39论文字数:72000字.论文编号:sb2014071016204010078论文地区:中国论文语言:中文论文类型:-论文价格:150元.本文为计算机论文,主要论述通过串行通信接口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