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大气河尺度大,在模式预报中较易被捕捉到,”论文的第一作者王亭说:“所以对东亚大气河的研究将有助于提高对我国极端降水的预报能力。该研究成果已被AdvancesinAtmosphericSciences“2020之夏:亚洲的强降雨—机制、可预报性与影响”专刊接收并在线发表。
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利用Sj_lgh秩相关系数法分析2002~2012年北京市四类大气污染物年日均浓度的变化;并用广义灰色关联度法吸入颗粒物和CO的年日均浓度出现阶段性的稳定态势SO2年日均浓度一直在下降CO年日均浓度最主要气象因子是全年日照平均相对湿度是影响空…
8.目前的局限性和未来的挑战业务化的雷达降水估计必须以科学原理为基础,同时要具有足够的弹性以适应最新的科学技术进展。首先必须是稳健的.一方面不断整合最新技术进展,另—方面要适合于各种气候、季节、大气和中尺度条件。
来源:综合自中国青年报、浙江大学、浙江在线等“闲来无事翻了一下导师的毕业论文瞬间被震惊了手写了整整129页的硕士毕业论文图表也画得很漂亮”近日
作者:陈彩娴、吴彤转载自:AI科技评论原文链接:再登Nature!从玻璃箱的水流到200万平方公里的降雨预报,DeepMind的AI物理模拟上天了去年7月,DeepMind用图网络模拟了玻璃箱中的水体流动,如今他们将这个玻璃箱…
艾子大师曰:.这个问题解答起来十分简单:史前当然不会连续下几百万年的大雨了。.这最初是来自国外视频作者为了吸引播放量而进行的夸大宣传,之后被鬼谷藏龙汉化搬运到中国,引发了人们的误会罢了。.总的来说,人类认识和研究卡尼期洪积事件的历史...
因此,降水线的变化需要分地区来看,说全线北移并不妥帖。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国降水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近50年来,我国小雨日数减少比较明显,暴雨日数呈现增加趋势。尤其是西北和长江流域极端强降水事件增加。
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耦合循环的基本科学问题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PDF,第34卷第4期第四纪研究Vol.34,No.42014年7月QUATERNARYSCIENCESJuly,2014---doi:10.3969/j.issn.10017410.2014.04.01文章编号10017410(2014)0468316--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耦合循环的基本科学问题、理论框架与研究...
论文提到:“我们证明,生成式临近预报可以提供概率预测,提高预测值,支持运营效用,并在解决方案和交付时间方面,替代方法难以做到。2019年4月美国东部的一次大降水事件(目标是观测到的…
大气中臭氧占比在气候模型中非常重要。因为大气中成分占比其实是动态变化的,假如我们以20年为评估时间周期,臭氧的全球变暖潜能值比二氧化碳多约65倍。厄拉科斯的大部分地区都是荒凉的沙漠。来源:ChiabellaJames/华纳兄弟
然而,由于监测站点的布设等原因,大部分地区缺乏大气降水中氚的长期监测数据,给应用带来了困难。本文在分析现有大气降水氚时间序列恢复方法的原理和适用条件等...
给应用带来了困难&本文在分析现有大气降水氚时间序列恢复方法的原理用多种方法(关秉钧法'趋势面分析法'三角形插值法和相关法)联合恢复了北和适用...
[3]郑淑惠,等.我国大气降水的氢氧稳定同位素研究,科学通报.科学出版社,1983.[4]关秉钧.我国大气降水氚的数值计算.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质出版社,1986(4).+申...
实测资料不能满足应用要求因而需应用合适的数学方法对大气降水的氚浓度进行恢复。目前我国应用的恢复方法主要有关秉钧法关秉钧关秉钧等苏小四田华陈宗宇...
3苏小四.同位素技术在黄河流域典型地区地下水可更新能力研究中的应用-以银川平原和包头平原为例[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被引量:24关秉钧.我国大气降水中氚的数值推...
6王芸生;许贵森;关秉钧;;试论氚在水圈中的分布特征与中国境内的规律[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15)[C];1987年7王东升;王经兰;;大气降水同位素-温度系数的显著性和再现性[A];同...
本文在介绍大气降水氚浓度序列恢复方法的原理及其适用条件的基础上,选择关秉钧法、趋势面分析法、双参考曲线法、三角插值法、相关法等多种方法恢复了太原市1953~2010年大气...
4牛彧文;何凌燕;胡敏;;深圳大气降水的化学组成特征[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大气成分观测、研究与预报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5王芸生;许贵森;关秉钧;;试论氚在水圈中的分...
20李令军;王英;徐谦;王文盛;金蕾;鹿海峰;林安国;;奥运期间北京大气降水酸化趋势及湿沉降来源探讨[J];环境科学学报;2009年10期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前10条1王芸生;许...
恢复大气降水氚浓度序列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在介绍大气降水氚浓度序列恢复方法的原理及其适用条件的基础上,选择关秉钧法、趋势面分析法、双参考曲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