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观周恩来有感论文标题
周恩来的初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激励中华儿女的励志名言,是1911年14岁的周恩来在回答老师提问时说出的。.1898年3月5日,周恩来出生在江苏淮安。.1910年来到东北,先在铁岭上小学,后又转到沈阳东关模范小学。.1911年的一天...
今年是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中共中央举行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习近平同志在座谈会上强调:周恩来,这是一个光荣的名字、不朽的名字。每当我们提起这个名字就感到很温暖、很自豪。周恩来同志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
周恩来同志生前念兹在兹的中国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够在不远的将来完全实现。(3月1日新华社)一提到周恩来这三个字,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是温暖的,都是自豪的,都是敬仰的。周恩来是一个光荣的名字、不朽的名字。
周恩来肖像照。(1973年1月9日摄)1946年12月,周恩来走出梅园新村17号,自信从容,气宇轩昂。周恩来得知课本缺碱会损伤眼睛,立即指示有关部门调拨碱用于生产课本纸。图为周恩来在课堂查看小学课本。周恩来曾任新华日报董事长。
周恩来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杰出代表、党政干部学习的崇高榜样。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不忘初心、坚守信仰,对党忠诚、维护大局,热爱人民、勤政为民,自我革命、永远奋斗,勇于担当、鞠躬尽瘁,严于律己、清正廉洁“六个杰出楷模”概括周恩来同志的崇高...
学习周恩来《我的修养要则》--学习,周恩来,我的,修养要则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面不朽旗帜。他一生为党、国家、人民和人民军队建立了卓著功勋,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是中国共产党人加强党性修养的光辉典范。
周恩来肖像照。(1973年1月9日摄)1946年12月,周恩来走出梅园新村17号,自信从容,气宇轩昂。周恩来得知课本缺碱会损伤眼睛,立即指示有关...
周恩来总理和邓颖超女士的甜美爱情今天是七夕节让我们用19张照片来感受属于他们的爱情周恩来和邓颖超在延安。1923年,邓颖超突然收到周恩来从法国寄来的一张明信片,在这张印有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画像的明信片上,周恩来写道...
这是周恩来1943年在自己45周岁生日当晚写下的《我的修养要则》。1943年3月18日(农历二月十三),按照农历的算法正好是周恩来45周岁生日。当天晚上,办事处的几位同志为周恩来多准备了几道菜肴,周恩来面露不悦:前方战事吃紧,后方缺衣少粮,怎么如此奢侈?
这几件小事淋漓尽致地蕴含着周总理率先垂范、以德育人、爱兵如子、宽以待人的光辉品质和高尚精神。周恩来让警卫员魏国禄给他找来两片瓦,又领来一些稻谷,就亲自动手在瓦片上搓起来。红军指战员们听说周恩来也在搓米,就都更加起劲地干起来,有人用瓦片搓,有人用石头对石头搓,搓得手...
通过“周恩来班”创建活动,以周恩来精神教育和引导学生,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淮安素质教育的特色名片,在全省乃...
”逝世前,他交待说:“把我的骨灰撒到江河大地去做肥料,这也是为人民服务。活着为人民服务,死后也要为人民服务。”周恩来同志真正做到了他所说的“应该像条牛一...
近年来,江苏充分发挥周恩来纪念馆、恩来干部学院、梅园新村纪念馆等红色资源和纪念场馆的作用,精心设计开展有庄严感、仪式感的教育活动,有针对性地开设党性教育实践课程,使得...
要把周恩来精神作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一面镜子,深入对标找差,持之以恒锤炼党性品格,大力弘扬共产党人价值观,以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增强人民群众...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上周末,我了电影《周恩来回延安》,影片将那段艰苦奋斗的历史时期很好地呈现了出来,看后我的心情不能平静。该片是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的革命历史巨制,改编...
当我读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章时,我被周恩来爷爷崇高的志向,铿锵有力的话语而震撼,内心敬佩不已.反观自己,越发觉得与当时的周爷爷相比差距太大,目光过于短浅.因为...
学术界对于周恩来精神的研究,成果已有不少。周恩来精神内涵丰富,已是学界共识。有学者认为,“周恩来精神是他在社会生活中所体现出来的理想、思想、道德、意志...
那么现代的我们,作为大人或者家长,是否就可以在孩子将近这个年纪的时候,就可以有指向性地帮助孩子培养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年纪渐长的周恩来,怀抱着十二岁时确立的志向,一路求学。...
还有一位八婶母杨氏,在周恩来生母养母去世之后成了周恩来的实际抚养人,对周恩来的影响也很大,周恩来对八婶母的感情也很深。四位女性对周恩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为了帮助党员干部提高认识、深化思想,《党建》杂志社组织集中优秀国产影片《周恩来回延安》,并同步召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