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阿毗达磨论文其实也不少,但是大多还局限于纯粹的《俱舍论》之类的文本解读,可能称不上“学术研究”。有价值的研究,在笔者脑中可能还局限于吕澂、印顺。当然,近年来大量在海外“取经”归来的学者,带回了一些海外路向的研究...
《阿毗达摩俱舍论》——看智敏法师的颂疏讲记,精读一遍,所有知识点都要搞清楚弄明白。有时间再通读一遍30卷的原文,读完这个,在佛学(小乘)上就算功夫小成了。《清净道论》——从繁琐的法相分别中抽身,感受一下专门讲修行的论是什么样子。
阿毗达摩解脱道以解脱为目的而言,有必要学习阿毗达摩吗?原始佛教时期,一切以实修为主,获得解脱的人也很多。从部派佛教开始,佛教渐趋向于忽略实修而专注于法义的探讨,教理变得越来越复杂,解脱似乎也成为了一种遥不...
但最近,我听到一位出家人说,他拒绝去学《阿毗达摩》,因为这不是佛陀的教法。.他说佛陀在般涅盘前说过:“只有法和律是我们的导师。.”所以,如果连一位出家人都有如此错误的知见,那么在家人也很可能有同样的错误看法!.乌·雷瓦德尊者答疑...
关于阿毗达磨集论的几个问题在现代佛学1951年第8期刊有德国李华德《读梵文本阿毗达磨集论》一文,涉及柏乐天(PrahladPradhan)校刊梵文本《阿毗达摩集论》的一些意见,值得注意:
提供摄阿毗达摩义论!!!!!文档免费下载,摘要:摄阿毗达摩义论(注1)阿耨楼陀造(注2)叶均译目录原文页码第一摄心分别品(1)一、五十四欲界心(1)1.十二不善心(1)2.十八无因心(2)3.二十四有因心(2)二、十五色界心(3)三、十二无色界心(4)四、八出世间心(4)五、一百二十一心
小乘《阿毗达摩论》里所有诸门分别只为了成立法体的实在,而在本论则门门都显示舍离法有自性"的执着,而归趋于法空。第二大段从诸法体性相同的方面说其相摄的关系,这有"相等十一种摄,熟习了这些就可以在观察境界时易于得到略集思的...
从《阿毗昙心论》、《杂阿毗昙心论》到《俱舍论》,可以说既是有部理论体系逐步迈向组织化的过程,也反映了有部思想逐步变异的历程。《阿毗昙心论》,法胜造,造论的时间为佛灭七百余年(公元3世纪…
有《经藏》和《律藏》,佐证《阿毗达摩论藏》是佛陀亲说。请善友们对照经与律判断。它们是:北传《杂阿含经》1249经、《善见律毗婆沙》、南传《中部33经》、南传...
(Kathāvatthu)、《双论》(Yamaka)及《发趣论》(Paṭṭhāna)。七部论(菩提比丘写)对七部《阿毗达摩论》的概述将有助于略知《阿毗达摩概要》所浓缩的圣典有多少。作为第...
摘要:在部派佛教论争四起之中,说一切有部以其特有的姿态领军于阿毗达摩,使阿毗达摩得以空前的兴盛.所以,本文将以有部阿毗达摩为主,透过其时代背景等线索,来寻找阿毗达摩产生...
在众多贤者中作为世界二胜六严之一的世亲论师著作了《阿毗达磨俱舍论本颂》其中囊括着《小乘佛教阿毗达磨藏》、《对发七论》以及《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三部经典的内涵。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