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埃涅阿斯纪和奥德赛比较论文
在引言中,笔者分别梳理了《埃涅阿斯纪》与《奥德赛》各自的国内外研究成果,以及《埃涅阿斯纪》与《奥德赛》比较研究的现状。正文方面,在第一部分,笔者对互文性理论作了简单的介绍,包括理论发展的大致历程、具体分类以及理论手法的分类等,为下文的文本解读奠定理论基础。
《埃涅阿斯纪》与《奥德赛》的互文性解读-互文性理论作为众多西方文艺理论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批评方法,为研究学者与普通读者对文学与文学作品进行多方面解读与阐释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尝试在互文性视角的观照下,对《埃涅阿斯纪》与《奥德...
《埃涅阿斯纪》体现的古罗马文学特点:摘要:古罗马文学黄金时代的巅峰之作――《埃涅阿斯纪》是西方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有罗马百科全书之称,一向被认为是罗马文化的最高体
PAGEIII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作业)评审表题目《埃涅阿斯纪》和《长生殿》爱情与义务主题的比较研究____《埃涅阿斯纪》和《长生殿》爱情与义务主题的比较研究【摘要】中国洪昇的戏曲《长生殿》历来有三种主题说:即爱情主题,历史主题和双重主题。
朝圣者的“冥府之行”——关于《埃涅阿斯纪》与《神曲》“冥府之行”主题四个片段的比较文学解读.朱振宇.【摘要】:在但丁的《神曲》中,维吉尔作为朝圣者的向导给予了朝圣者引导与慷慨的帮助。.不仅如此,维吉尔《埃涅阿斯纪》中埃涅阿斯的"冥府之行...
2005-11-10比较《埃涅阿斯纪》与《荷马史诗》的异同。2010-06-04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与荷马史诗的关系?2015-09-24比较《荷马史诗》和《诗经》的异同2015-04-15比较《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009-01-17伊尼德与荷马史诗比较
接下来,论文通过详细分析埃涅阿斯冥府之行的入口与出口,认为维吉尔有意把冥府的入口与出口描写成幻梦之门,意在暗示《埃涅阿斯纪》中的冥府是他的虚构之事物。.维吉尔对冥府的写法明显支持了上面的观点:卷六的冥府首先被分成了三个的冥府...
Cidolfas评论埃涅阿斯纪42011-10-0922:28:19论讲故事的能力,维吉尔不如荷马,也不如与他同一时代的奥维德。维吉尔笔下的主人公埃涅阿斯,性格平淡得有如一张白纸。维吉尔多次用“诚实的”、“忠实的”一类的词汇来形容埃涅阿斯,意指埃涅...
2005-11-10比较《埃涅阿斯纪》与《荷马史诗》的异同。242019-09-01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为什么被称为“古罗马的荷马史诗”?22008-01-03《埃涅阿斯记》与《荷马史诗》比较。292013-11-10.比较《爱涅阿斯记》与《荷马史诗》的异同42019...
显然,《埃涅阿斯记》和《奥德赛》在主题上都是讲述“回返”,且故事梗概也如出一辙,如《埃涅阿斯记》第6卷的地府章节,埃涅阿斯见到生父,实际上就是对《奥德赛》第11章中奥德赛和其母相遇…
论文由引言和正文的四个部分组成。在引言中,笔者分别梳理了《埃涅阿斯纪》与《奥德赛》各自的国内外研究成果,以及《埃涅阿斯纪》与《奥德赛》比较研究的现状。正文方面,在第...
薛敬梅.漂泊,乡愁与家园---《奥德赛》和《埃涅阿斯纪》的生态反思[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70-73.薛敬梅.漂泊、乡愁与家园——《奥德赛...
论文由引言和正文的四个部分组成。在引言中,笔者分别梳理了《埃涅阿斯纪》与《奥德赛》各自的国内外研究成果,以及《埃涅阿斯纪》与《奥德赛》比较研究的现状。正文方面,在第...
本书收录了《伊里亚特》、《奥德赛》、《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埃涅阿斯纪》、《十日谈》、《坎特伯雷故事集》、《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作品。本册方位津-外国...
③在人物形象上,埃涅阿斯与图尔努斯、阿基琉斯与赫克托尔也都形成了性格的对比。④在叙述手法上,《埃涅阿斯纪》与《奥德赛》都运用了追叙手法,前七年的经历都由...
《奥德赛》的许多特点与《伊利亚特》相同,这里不再赘述,这里说说这本书的不同之处和我的个人感受。这本书接续《伊利亚特》,讲述特洛伊战争后,奥德修斯带领他的船员在海上漂流的故事...
《奥德赛》则叙写了希腊联军将领、伊大卡国王俄底修斯在特洛亚战争结束之后,班师回国的故事。因为得罪了海神,他的航船遭到风暴,在海上飘流了10年,屡遭险阻,受... .new-pmd.c-abstractbr{display:none;}更多关于埃涅阿斯纪和奥德赛比较论文的问题>>
在结构布局上,《埃涅阿斯纪》分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模仿《奥德修纪》写埃涅阿斯的流浪,后半部分模仿《伊利昂纪》写埃涅阿斯与图尔努斯之战。在艺术手法上,《埃...
比较《奥德赛》段飞200405095204汉语言文学段飞200405095204汉语言文学——比较《奥德赛》与《西游记》的异同Odyssey《奥德赛》(Odyssey)是古希腊的两诗之一,它...
当读者再次阅读到类似的比喻时,通过不可避免的联想过程,意义尚未明确的长矛/手杖与同样含义不定的树段/桅杆之间的关系便以不同于我们平时能见到的那种普通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