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刊发的《自然》杂志封面为“Quantumconnections”(量子连接),论文来自中国科大的郭光灿院士团队。该研究中,中国科学家首次实现多模式复用的量子中继基本链路,展现了多模式复用的量子通信加速效果,并实现了两个固态存储器的量子纠缠。
郭光灿院士:我们要的不是印在论文上的量子计算机.“现在计算机处理信息所用的设备,都来源于量子力学的经典器件;要处理量子信息需要量子力学的量子器件,它的性能远远超过现在的器件。.因此,人类社会从经典信息技术时代跨越到量子信息技术时代...
郭光灿传郭光灿简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科学的开拓者、先行者与奠基人。20世纪80年代,郭光灿率先将量子光学理论体系引入国内,并身体力行地推进相关研究和教育工作。
郭光灿,男,汉族,中共党员,1942年12月出生,福建泉州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自1965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后,长期从事量子光学、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的理论...
郭光灿院士团队在原子系综中实现了51.5dB的非互易隔离,是目前无磁非互易领域中的最高隔离比,并且首次探讨了非互易器件中量子噪声问题,证明了该新的全光非互易效应不会引入额外的量子噪声。该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谢邀。今年5月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的子刊《自然•物理》发表中国科大量子研究最新进展…我国在量子科技方面貌似很领先,中科大郭光灿潘建伟他们一直在出成果,放在国际来看,水…
郭光灿院士是一个健谈的人,而且语气充沛,嗓门敞亮,尤其是在聊他的专业——量子科学的时候,对《科学大师》记者的问题来者不拒,照单全收。这位77岁的老人,有不少值得说道的地方。在中国的量子…
郭光灿院士——探量子世界攀科学高峰.央广网北京10月4日消息(记者江晓晨刘军)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
郭光灿教授了解这位爱徒的家境,为了解除这个家境窘迫的学生的后顾之忧,他甚至想办法为他家人还债。博士毕业后,段路明选择留校任教,感念师恩,回馈母校。在熟悉的研究环境里,科研之路非常顺畅,学术成果频频产出。
郭光灿教授29岁,段路明已经成为了中科大的教授,他与同事合作发表论文《利用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多粒子纠缠》,将物理学中的量子信息研究与玻色—爱因斯坦凝聚进行了结合,提高了近1000倍的原子钟最佳精度。
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出席本源超导量子计算云上线发布会本源量子供图“现在计算机处理信息所用的设备,都来源于量子力学的经典器件;要处理量子信息需要量子力学的量子器件,它的性能...
由中国科学技大学郭光灿院士作为通讯作者撰写的综述文章“量子调控的新时代”已在NationalScienceReview的创刊号上发表。这篇综述回顾了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DavidWineland...
郭光灿院士综述文章:量子调控的新时代<<<>>>一周论文排行1锻炼可以有效地治疗焦虑2自闭症肠道菌群差异可能与饮食偏好有关3跨物种“催生”!这是什么原理?4科学家揭...
8点半准时进门、周末假日从不间断,对于75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来说,只要不出差,每日的作息规律就是如此,已成了几十年的生活习惯。办公室既是他的第二个家,也是他的书房。一进...
对中国新一代科研人员,郭光灿院士特别想对他们说的是:“发表论文不是科学研究的最终目标,重要的是你的研究对学科发展所产生的真正影响和价值。”这也是他对自己...
资源多很多倍的团队大有人在,但没有一家做出一个在线的、可供大家使用体验的量子计算平台——并不是说这些团队水平不够,他们技术水平不会比本源量子低,但目标可...
机器之心报道编辑:蛋酱、陈萍来自中国的研究团队,又一次在量子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当两个量子产生纠缠,一个变了,另一个也会瞬变,无论相隔多远,借助量子纠缠可实现量子通...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后获得学士(1994年)和博士(1998年)学位,师从于中国科大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开放实验室主任郭光灿教授。在校学习期间,他就以良好的理底、敏捷的科学思维斩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