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篇是郭沫若的传世之作,考据巅峰代表作。凡是自觉还不会写考证文章的读者,请务必看完。看完后还不会写的,建议转行!朔雪寒〈道德经论正.疑古谬论综驳.郭沫若《老聃.关尹.环渊》〉郭沫若《老聃.关尹.…
近十年来走向世界的郭沫若研究4第一作者认领本论文邀请作者认领本论文第一作者:魏建作者简介:魏建(1958-),男,山东青岛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济南250014人大复印:《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18年12期原发期刊...
郭沫若.奴隶制时代[M].周扬.郭沫若全集历史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5.郭沫若也正是在这些大家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新的方法,运用先进的理论武器,将甲骨文的研究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溯源|围绕文字起源,郭沫若和整个学术界干了一仗.郭沫若先生扶了扶从鼻梁上慢慢滑下来的眼镜,慎重的思考自己多年来读书总结出的经验,抿了抿嘴唇,顿了顿笔,在纸上写出了影响学界几十年的一段话:.“彩陶上的刻划记号,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
1956年郭沫若挖明定陵,手上阵取文物,三千多瑰宝损毁大半郭沫若有人说,我国考古走过一些弯路,也犯过一些错误,这些对于一个新生的国家来说,尤其是之前未曾接触的考古之路,犯点错…
郭沫若“两极评价”的再思考Rethinkingthe"BipolarAppraisal"ofGuoMoruo作者:魏建+关注作者简介:魏建(1958-),男,山东青岛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40014原文出处:《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济南)2012年第6期第6-12页内…
郭沫若一生写下了诗歌、散文、小说、历史剧、传记文学、评论等大量著作,另有许多史论、考古论文和译作,对中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做出了多方面的重大贡献。他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
其实单论文学成就的话,郭沫若在二十世纪的文坛里难逢敌手。他身上的头衔实在太多,科学家历史学家诗人甚至是考古学家,许多领域他都有涉猎。文人之间向来是惺惺相惜的,可郭沫若在文人圈子里的名声却不怎么样,就连鲁迅都骂过他。
提要:郭沫若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主导地位的确立及走向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他在1949年后任中国新史学研究会筹备会和中国史学会主席,提出史学发展六个方面的转向,规划了中国史学的发展前景。
提要:20世纪50年代,中国史学界一方面批判实验主义方法,另一方面开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学习运动。这使得郭沫若史学中实验主义和唯物史观之间的紧张随之突显。在理论上,郭沫若主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实践上,他主张以史料使用情况来衡量史学论著学术水平的高低。
难道说考古学家就不好奇那些帝王陵里有什么吗?当然好奇,不过如果发掘时不能进行有效的保护,专家宁愿让它们在地下好好待着。这条铁律其实就是在郭沫若发掘定陵后才施行的。情况到底...
9王仲殊;;夏鼐先生与中国考古学[J];考古;2010年02期10许永杰;;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情境分析[J];考古与文物;2011年01期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前10条1陈其泰;;郭沫若史...
如果在网络上搜索郭沫若的名字,就会发现郭沫若身上有太多的争议。无论人们对郭沫若的争议有多大,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郭沫若确实有能力。看看郭沫若拥有的头衔吧,新诗的奠基人之一、...
郭沫若在广博深细的历史考证和文字训诂中,接触了大量的古代审美对象,涉及不少与中国美学史,艺术史有关的重要问题.郭沫若以历史学考据和文献学注释为特点,进行历...
〔节选〕释祖妣(《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01卷《甲骨文字研究》,作者:郭沫若)_高国赓_新浪博客,高国赓,
但是这几个捡到金丝楠木棺材的村民都惨死家中。这几位村民的惨死一时间在当地引起恐慌,跟随郭沫若一起考古的工作人员也都相继死去,只有郭沫若一人活着。这次诡异的考古事件或许是...
众所周知,郭沫若是考古界的“疯狂达人”,一辈子心心念念的就是挖开各种各样的墓,美其名曰是“要让老祖宗的东西重见天日”。可是,他却忽略了“保护”,在不能做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