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郭沫若李白和杜甫写成论文
淮阴师范论文关于郭沫若《李白与杜甫》研究的文献综述摘要:21世纪以来对《李白与杜甫》的研究,一方面承接20世纪末的研究而来,另一方面又在学界回顾总结百年郭沫若研究历程及其得失的基础上,试图有所深入与拓展。
关于郭沫若《李白与杜甫》研究的文献综述.doc,关于郭沫若《李白与杜甫》研究的文献综述摘要:21世纪以来对《李白与杜甫》的研究,一方面承接20世纪末的研究而来,另一方面又在学界回顾总结百年郭沫若研究历程及其得失的基础上,试图有所深入与拓展。
《李白与杜甫》初版于1971年10月,茅盾曾评价“论李杜思想甚多创见。”另有一位文史专家恽逸群也在1972年给郭沫若的书信中说,《李白与杜甫》“一扫从来因袭皮相之论”。
《李白与杜甫》的学术价值《李白与杜甫》初版于1971年10月,茅盾曾评价“论李杜思想甚多创见。”另有一位文史专家恽逸群也在1972年给郭沫若的书信中说,《李白与杜甫》“一扫从来因袭皮相之论”。该书上篇关于李白,下篇关于杜甫,另有李白杜甫年表。
^郭沫若:《李白与杜甫》,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1年版,第125页。^萧涤非:《杜甫研究》(上),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61页。^郭沫…
综上所述,说《李白与杜甫》为了逢迎毛泽东,赶上尊法反儒的时代潮流的观点无疑是站不住脚的。1990年后,开始有学者超越“政治迎合说”,(14)去探测郭沫若通过《李白与杜甫》表达的更为隐秘…
郭沫若说:“李白和杜甫是象兄弟一样的好朋友。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就跟天上的双子星座一样,永远并列着发出不灭的光辉。确实,虽然文学道路和人生追求并不相同,但李杜二人肝胆相照,用真挚的友情为我国文学史谱写了一段千古佳话。
郭沫若为什么会贬低杜甫,抬高李白?.私下却说出另外一番话,原来是高级黑.出版于1971年的郭沫若著作《李白与杜甫》,在当时掀起了巨大争议,原因是郭沫若在极其仓促和特殊的环境下完成的一篇并不算大部头的作品,并抛出了前无古人的惊人观点,首次...
郭沫若的这个说法,既符合历史事实,又具有现实意义。在《李白与杜甫》一书中,郭沫若的做法是“尊李贬杜”,两者互为对比,有人认为,这和当时的时代背景也是分不开的,因为当时人们都推崇“三李”,也就是李白,李商隐和李贺。
传记:郭沫若先生的《李白与杜甫》:它曾在一个特殊的年代,几乎人手一册;四十年来,它饱受非议,鲜有知音;但在问世的38年后,却入选《中国图书商报》“60年最具影响力的600本书”首批书目。这本书就是一代文豪郭沫若的封笔之作——《李白与杜甫》。